我们是一个专业的泰和林下乌鸡养殖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泰和林下乌鸡养殖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泰和林下乌鸡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泰和乌鸡怎么饲养
乌鸡又叫黑骨鸡和丝羽黑鸡,在美利坚被称为是光滑的矮脚鸡,它的老家在我国的泰和武山,又被叫为泰和武山鸡。它的肉质细嫩,医用疗效和食用价值较高,是普通的鸡不能来比较的。也正因为它的各方面比较优秀,所以在中医界,被称为名贵食疗珍禽。
乌鸡味道较为细腻,肉质鲜美,中科院的研究表示它有特殊的营养和医药价值,蕴含极其多的黑色素,蛋白质,维生素等。可以补肾消虚,强身健体,有益产妇等各种神奇功效。而且多食可以达到一定的提升身体机能,延缓衰老等疗效。养殖市场可观,一起来了解下吧!
全进全出饲养法。平面散养,中间更换垫料1次。根据房舍面积确定饲养量,全进全出(或短时售完),销售以批发为主。卖完后要把空的鸡栏给消毒一下,大约是1周的时间,然后再继续下一批饲养。分开养殖和分时间段饲养。使用2间或多间相对独立的房舍,1间作为育雏舍,1间作为生长舍。转群后消毒空栏1周左右,再进雏育雏。第1批育成,全进全出(或短时售完),销售以批发为主。卖完后把空栏消毒1周左右再进行下一批乌鸡的饲养。零售为主的分开养殖和分时间段饲养。
使用3间或多间相对独立的房间,分为育雏舍、前期生长舍及后期生长舍,面积比为1:2:4。育雏25-30天转群至前期生长舍,转群后消毒空栏1周以上,再进雏育雏;前期饲养30天转群至后期生长舍,转群后消毒空栏1周左右,重复饲养;后期饲养20天左右开始上市销售,以零售为主,售出鸡体重应达到1公斤每羽以上,10天左右售完,20天后达不到销售体重的整鸡废弃,空栏消毒,为转群作准备。如此循环饲养,批次饲养量为日均销售量的20倍。
饲养标准:乌鸡饲养的标准要根据鸡群的饲养的时间而定,不同发育阶段的饲料也不同,要因时制定,一个好的饲料的配方要兼顾最少两个方面来配制,首先是必须要尽可能的,满足于各个时间段的营养需要。其次就是要根据价钱来选择饲料的品种,使我们的养殖成本减到最低,这样才算是一个好的配方。
而作为一个肉用品种的乌鸡,乌鸡的产蛋鸡就是种鸡,也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生理期,首先是0至40天的育雏,育成时期43至150天,成鸡期150天淘汰。药用价值高的仔鸡生理期就相对的简单一点,即生长期0至42天,和发育成熟期的饲养标准,就能看出对种鸡育雏时期的营养需要较多,而育成时期需要的营养较低。
产蛋后的种鸡营养不仅需要多,对于饲料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有得东西不可以用或只能少用,有些药物也在禁用当中,如呋喃类、磺胺类等药品
泰和乌鸡的养殖注意事项
最初养鸡的时候,他就发现泰和乌鸡一生下来就出奇的小,长得也就拳头那么大,重量也就20多克,而其它鸡一出生都有50多克 。
除了个儿长得小,这种小乌鸡苗还特别容易得感冒。尤其在温度方面,只要一疏忽,就很容易发病,引起感冒。得了感冒的小鸡苗不仅吃得少,喝得多,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样小家伙们再次染病的几率也高了,自然成活率也就比较差。要减少弱小的泰和乌鸡苗患病的可能,温度调节成为了摆在李翔华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一般来说,在育雏阶段的第一周,环境温度在34℃左右,普通鸡就能够正常生长,而泰和乌鸡在这个阶段的生长最适温度却是在35~36℃。而且由于生来弱小,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敏感,只要温度稍有变化,泰和小乌鸡就会感冒生病。
要使温度达标,关键就是要使温度相对恒定。于是李翔华把炉火加温改成了简便易行的灯泡加温。因为用火炉子保温,温度忽高忽低,效果很差。采用灯泡加温以后,只要灯亮着,再盖上厚厚的棉被,育雏室里的温度就基本不变了。不过,为了根据小乌鸡需要,人为的控制温度高低,李翔华还准备了各种瓦数大小不一的灯泡。原来,小乌鸡苗在育雏阶段的温度也不是一直不变的。第1周它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5~36℃,到了第2周,温度就要下调到32~34℃,以后每周降低1~2℃。所以,每个星期,养殖场里的饲养员都要通过更换灯泡,来调整温度,满足小乌鸡的生长要求。
有了适宜的温度,整个育雏期的鸡苗就不会再因为忽冷忽热而感冒了。 要说乌鸡有的吃、能吃是件好事,可这也成了一件让李翔华头疼的事。最初,李翔华也是把乌鸡养在鸡舍里,让它们在周边采食。可是,眼瞅着这片草地就慢慢被吃秃了,可这乌鸡还是守着不离开。其实,李翔华的生态放养区占地3000多亩,远近各处都长满了青草。宁愿吃的少也不到别处去,倒不是这些乌鸡懒,而是它们都不敢。胆小的乌鸡只会在自己周边吃草,乌鸡最远只能跑20米,而且还是在公鸡带领下。怎么才能让它们吃到更丰富的食物呢?
李翔华从蜜蜂养殖上得到了灵感。养蜂人为了让蜜蜂采到更好的花,所以蜂箱一般是可以移动的。受到蜂箱的启发,李翔华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发明了这种可以抬着走的小型鸡舍。这种鸡舍长1米5,宽1米2,正好能住三四十只乌鸡,前后的窗户也保证了鸡舍很好的通风。自打有了这种鸡舍,每隔一个月左右,就给乌鸡搬一次家。这样被吃掉的草过一段时间就慢慢涨起来了。这就好比草原上轮牧一样,草、虫等吃的差不多了,帮乌鸡再换个地儿吃,这样也是给原来的草地休养生息的时间,胆小的乌鸡也就能源源不断品尝到各种美味了。
乌鸡怎样养殖
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药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不过乌鸡要怎么养呢?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乌鸡的介绍
乌鸡(又称竹丝鸡)是一种杂食家养鸟。美国把它唤为光滑的矮脚鸡,乌鸡长得矮,有小小的头及短短的颈项。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由于 饲养 的环境不同,乌鸡的特征也有所不同,有白羽黑骨、黑羽黑骨、黑骨黑肉、白肉黑骨等等。泰和乌鸡体型娇小玲珑。
乌鸡是中国特有的药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产乌骨鸡最为正宗。
1915年泰和乌鸡在“巴拿马万鸡大选赛”中,一举夺得金牌。似凤非凤,似鸡非鸡,其奇美独特的外貌,博得了参展各国的好评,被列为“观赏鸡”而誉满全球。 由于该鸡的形成与泰和县武山水土中特有的丰富微量元素密不可分,异地引种三代之内必然褪化,所以,泰和乌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乌鸡品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和乌鸡远涉重洋,先后在亚美欧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观赏展出,传播了乌鸡 文化 ,弘扬了中华文明。
乌鸡的饲养技术
饲养管理
育雏期为30天,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系乌骨鸡生产成败的关键时期,其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前期增重。
1.消毒防鼠:育雏前,育雏室的地面和墙壁要用2000∶1的百毒杀S或ABB消毒剂喷洒消毒,再把食槽冲洗干净,晾干备用,同时育雏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严禁有鼠洞。
2.保温控湿:由于雏鸡绒毛稀短,不能抗寒,本身不能调温,温度过低会造成雏鸡生长受阻,扎堆挤压,导致白痢病爆发;如果湿度过大,会导致球虫病的发生,所以要保证合理的育雏温度和湿度。育雏室要备有温度计,随时掌握育雏室的温度。
育雏室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是1周龄内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34℃至32℃,湿度为65%至60%;1至2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32℃至28℃,湿度为65%至60%;2至3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27℃至25℃,湿度为65%至60%;3至4周龄的鸡,育雏室的温度为25℃至23℃,湿度为60%;4周以后温度为20℃左右,湿度为60%。
除使用温度计外,还要学会“看鸡施温”。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睡眠安静,鸡群疏散,均匀俯卧。温度过低雏鸡易拉稀感冒,互相挤压,层层扎堆;温度过高雏鸡张嘴喘气,远离热源,精神懒散,食欲不好,大量饮水。
3.饮水开食:雏鸡出壳20小时后,就可进入育雏室,先饮水,后开食。开始饮水应用5%至10%的白糖水,饮半天,可提高成活率。10日龄前的雏鸡要饮温开水,水温要与室温相近。饮水最好采用雏鸡饮水器,饮水器里应经常保持不断水,让雏鸡自由饮用。饮水2至4个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用水浸泡一下,以一抓即散为宜,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饲料可直接喂饲料厂生产的全价饲料。但不论喂哪一种饲料,开始3至5天,饲料必须加0.2%氯霉素或0.2%新诺明,或在饮水中加氧氟沙星等广谱抗菌药物,控制鸡白痢病的发生。乌骨鸡与其他鸡种的不同之处就是先天性的白痢病特别严重,所以在育雏期药物要相互交替使用,不得间断,用塑料布喂3至5天后要逐渐换上小木槽或塑料槽,白天3至4小时喂一次,晚上4至5小时喂一次,总之要保持不断水、不断料。
育雏技术
乌鸡是中国特有药用珍禽,以江西泰和所产乌骨鸡最为正宗,泰和乌鸡外形逸丽、具有凤冠、双缨、白丝毛、毛脚、乌皮、乌肉、乌骨、绿耳、五爪、胡须10大特征,号称“十全十美”,鸡中魁首。
1、育雏季节的选择
一般在春末和夏秋季节育雏成活率高。其他季节亦可育雏,但要创造较好条件。
2、饮水
雏鸡接运后应先饮水,可先饮0.2‰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开食。开始饮水后,就不要间断。20日龄内饮温开水,用塔形饮水器给水,以防止雏鸡受淹。雏鸡的饮水量一般为采食量的1.6倍。
3、开食
出壳后的第2天开食。最好喂给配合饲料。开食的初期(3日龄内),喂给开水浸泡过的碎米、芝麻或小米。每百只雏鸡日补喂3~5个熟鸡蛋,把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鸡自由采食。第5日起,可用炒过的碎米,加上小鸡配合饲料饲喂,其饲料配方是:高梁5.0%、鱼粉10.0%、玉米54.13%、大麦5.0%、豆饼16.0%、麸皮4.0%、叶粉3.0%、骨粉2.5%及食盐0.37%。饲料中粗蛋白质要求达到20.8%、代谢能达到12.12兆焦/千克、钙1.3%、磷0.8%。将饲料放在条状食槽内干喂。从第7天始,可在饲料中加入15%左右的青饲料。如使用的是市售全价饲料,青饲料可少加或不加。1周后,可在饲料中加3~5克细沙,或用盘另盛,让雏鸡自由采食,以增强消化机能。
乌骨鸡3周龄内,每天喂6~8次,即早上6:00、晚上10:00各喂1次,每次30分钟,然后拿走食槽。这样,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3周龄后,每天饲喂4~6次。
一是保温控湿。适宜的育雏温度为:0~1周龄31℃~30℃;1~2周龄30℃~27℃;2~3周龄27℃~25℃;3~4周龄25℃~22℃;4周龄以后保持20℃左右即可。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为宜。二是光照适当。雏鸡出壳1周内,每天以20~23小时光照为宜,第之周开始,每天光照可减少到 13小时,慢慢过渡到自然光照时间。三是通风良好。在重视保湿的同时,可适当开窗通风换气,以排除室内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让雏鸡吸取新鲜空气,利于生长发育。4、管理
营养标准
乌骨鸡的饲养,不论喂哪一种饲料,都必须达到营养标准,合理的营养是提高乌骨鸡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育雏期内的饲料,粗蛋白为19%,粗纤维小于6%,钙为0.8%至1.3%,磷为0.6%,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育成期内的饲料要求粗蛋白为17%,粗纤维小于6%,钙为0.7%至1.2%磷为0.55%,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
饲养密度
合理掌握乌骨鸡生长时期的密度,可使乌骨鸡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乌骨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乌骨鸡生长时期的密度,一般是1至10日龄,密度为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龄,密度为30至40只/平方米;20至30日龄,密度为25至30只/平方米;30至60日龄,密度为20至25只/平方米;60至90日龄,密度为15至12只/平方米。
饲养标准
乌骨鸡的饲养标准是依据鸡群不同日龄、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而制定的。一个好的饲料配方要兼顾两个方面,首先是必须或尽可能满足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其次是要依价格筛选饲料的品种,使配方的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才算是一个好的配方。
作为肉用品种,乌骨鸡的产蛋鸡就是种鸡,分成了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即育雏阶段(0 一42 日龄),育成阶段(43 一150 日龄),成鸡阶段或产蛋阶段(151 日龄至淘汰)。
药用仔鸡则分为两个生理阶段,即生长期(0 一42 日龄)和育肥期(43 日龄至出售)的饲养标准可以看出种鸡的育雏阶段需营养较高,育成阶段的营养需要较低,而产蛋后的种鸡不仅营养需要较高,对各种单料的质量要求也高,有些料则不能用或只能少用,如未脱毒的棉粕饼、菜籽饼等,有些药物也在禁用之列,如呋喃类、磺胺类等。
乌鸡的作用
①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怯潮热,盗汗减食,咳嗽脓血:人参、黄芪、柴胡、前胡、黄连、黄柏、当归、白茯苓、熟地黄、生地黄、白芍药、五味子、知母、贝母、川芎、白术各五钱。上为粗末,用雄鸡乌骨者,重二斤以上一只,须新生肥壮者,去毛、血洗净,入前药在肚,以线缝定,用好腊酒入锅中,放鸡在内,酒约过鸡背上一寸为度,肠脏放在鸡外,同煮极烂,拆开,同药晒干,研为细末,用原汁打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食前,米汤或沸汤送下。(《杏苑生春》乌鸡丸)
②治噤口痢因涩药太过伤胃,闻食口闭,四肢逆冷:乌骨鸡一只,去毛、肠,用茴香、良姜、红豆、陈皮、白姜、花椒、盐,同煮熟烂。以鸡令患者嗅之,使闻香气,如欲食,令饮食汁内,使胃气开。亦可治久痢。(《普济方》乌鸡煎)
③治脾虚滑泄:乌骨母鸡一只,治净。用豆蔻一两,草果2枚,烧存性,掺入鸡腹内,扎定煮熟。空腹食之。(《纲目》)
④治妇人虚劳血气,赤白带下:当归、黄芪各六两,生、熟地黄、香附子各四两,茯苓三两,人参、官桂、地骨皮各二两。上药用(雄)乌骨白鸡一只,笼住,将黄芪末和炒面丸鸡头大喂鸡服,生眵,吊死,肠肚洗净,捋毛椎碎骨,入前药鸡腹内,用酒、醋各一瓶,煮一宿,取骨焙枯,研,共为细末,用汁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袖珍方》乌鸡煎丸)
⑤治亦白带下及遗精白浊,下元虚惫者: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为末。乌骨鸡一只,如常治净,装入鸡腹煮熟。空心食之。(《纲目》)
⑥治久疽中朽骨:乌骨鸡胫骨,以信砒实之,盐泥固济,火煅通红,地上出火毒,用骨研细,饭丸如粟米大。以纸皮拈送入窍内,外以拔毒膏药封之。(《医学正传》)
乌鸡相关 文章 :
1. 怎样养乌鸡
2. 乌鸡的养殖技术方法
3. 乌鸡的食用方法
4. 乌鸡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5. 乌鸡养生汤的做法
林下能养乌骨鸡吗?怎么把控养殖温度?
1、鸡群养在林下,其粪便可以作为农家肥排放在林下,等于给林子进行很好的施肥,这样不仅促使林子的生长茂盛,还美化了生活环境,解决了养殖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乌骨鸡饲养在林下,生活空间大、空气质量好、活动范围广,生产出来的鸡肉产品味道也会更加鲜美,营养价值更高。
2、饲养环境。饲养乌骨鸡的林地需要远离交通要道和大型化工厂,保持饲养环境安静,避免受到病原体污染或噪音骚扰。要求林地采光条件和通风性良好,并且具有充足的清洁水源。然后根据饲养乌骨鸡的数量来设置围栏,如果采用竹篱笆做围栏时,一般竹子间距不要超过2~4cm,并且高度在1m 以上,避免乌骨鸡跑出去或者其它天敌进来骚扰鸡群。建议林下放养乌骨鸡按照每亩饲养20~30 只为宜,有条件的可以采取全进全出和自繁自养方式,公母比例为1:10。
3、雏鸡喂养。在雏鸡进舍前需要对供暖、采光、通风等设备进行安装和检修,保证舍内光照充足和空气质量良好。然后按照每30~40 只乌骨鸡一个料槽,每80~100 只鸡一个水槽来摆放,保证水槽和料槽摆放均匀,鸡群能够很好地寻找到饲料和饮水。在进鸡前2d 对鸡舍进行预温,要求舍内温度达到28℃以上,以便雏鸡入舍后能够很好地活动开来,避免低温给雏鸡带来不良影响。
雏鸡入鸡舍后需要将温度逐渐升高到32~33℃,前3天 维持这个温度,从第4天开始逐渐降低舍温,在一周内将舍温降低到30℃,大约每天降低0.5℃即可,第二周舍内温度维持在28~30℃,第3 周温度达到26℃,第4 周舍温降低到22℃,第5 周以后温度保证在18~20℃即可。
泰和乌鸡养殖,需要掌握的技术有哪些?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让鸡得到更好的生长,所以养这个鸡它比较适宜的温度大概是在20度左右。其实现在很多养鸡的人他们都会选择到山上,特别是到树林里面,之所以选择树林,那么主要是因为在夏天的时候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降温的效果。我们这边也有一些朋友,他们是养鸡的,他们也非常的喜欢在树林里面,因为在树林里面有很多比较高的树木,建立一个鸡舍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的树木挡住,不用担心夏天温度太高的问题。
养殖的密度也是掌握的,一个要点养殖密度过大,那么不利于基的一个活动,同时也不利于空气的流通,会影响到鸡的生存空间。我们要建立一个鸡舍的时候,大概每平方两个8只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早期比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多一点,但是往后要慢慢的降低这个饲养的密度。之所以不要养的那么多,主要是考虑抗病能力,因为太拥挤了抵抗力就下降,就容易生病了。
喂养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补充多种营养元素,可以选择全价饲料。其实很多人养鸡基本上都是用饲料投喂的,可以起到营养均衡的作用。另外有的人可能在后期会喂一些玉米,我们农村就有很多人在后期的时候会选择喂一些玉米、稻谷,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这个方法同样也可以行得通,不过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以添加一定的沙粒给它们,鸡是没有口腔没有牙齿的,它有两个胃收缩能力比较强,如果有一些沙粒的东西可以让鸡的消化能力更强。
做好这个疫苗的及时接种问题。养鸡特别是密集型的养殖肯定要接种疫苗的,毕竟你不接种疫苗,一旦引发这个病害,可能就会殃及到一大群,所以及时的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乌鸡的养殖技术方法
乌鸡始终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鸡, 饲养 乌鸡也是要讲究技术和 方法 的,你想不想了解下,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乌鸡的养殖技术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乌鸡简介
乌鸡又名乌骨鸡、五爪鸡、丝毛鸡、竹丝鸡等,由于原产我国江西泰和县故又称泰和鸡。乌鸡为传统的珍贵中药材,驰名中外,国际上誉为“禽中明珠”
乌鸡生物特征
乌鸡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它是小型鸡,头小颈短,颌下有须,耳叶蓝中透绿,全身羽毛白色,除两翅主翼和尾羽为箭形羽毛外,全呈绒状细毛。雄性为桑椹状紫黑色圆冠,冠后为一撮细毛髻。雌性头顶戴白色绒球髻,上颌下连两颊面上有许多细的短毛。爪分五趾,即后趾上多生一趾,毛脚,跖毛多而密。因为它的眼、喙、舌头、皮、肉、骨、跖趾、内脏及脂肪均为黑色,由此而得名乌鸡。
乌鸡药用价值
乌鸡为名贵的中药材。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乌骨鸡性甘平无毒,主治补虚劳羸弱、益产妇。临床上公认,乌鸡有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之功能,是治疗虚弱病和妇女病的良药。此外,当今医学实践证明,乌鸡对肺结核、心脏病、胃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小儿软骨病等均有良好疗效。乌鸡蛋能治头痛、眩晕、哮喘、肾炎等病。乌鸡骨浸酒,能活血驱风。乌鸡毛煮水洗身,可以止痒,并治疗荨麻疹等。
乌鸡生活习性
乌鸡体型小,成年公鸡体重1~1.5千克,母鸡0.75~1千克。它性情温柔,适应性强,舍养、围养、笼养和放养均可。母鸡性成熟需5.5个月,蛋重35~45克,年产蛋量100枚左右,高的可达130枚。乌鸡的就巢性很强,每下20枚左右就停产“抱窝”,故自然孵化能力较一般鸡强。雏鸡体重27~30克,生活力较弱,抗寒、抗湿能力差,故育雏期间需精心管理,鸡舍要干燥、通风、保温、安静和卫生。乌鸡有嗜好砂浴的习性,鸡舍内必须安置砂浴槽,以利清洁羽毛,帮助生长发育。
乌鸡管理要点
1.精心育雏。雏鸡刚孵出时,必须采取保温育雏。第1周最适温度35~36℃,第2周龄为32~34℃,以后每周降低2℃,5~7周就可脱温。雏鸡2日龄后,如发现三分之一的雏鸡有用嘴啄地的现象时即可开食。开食头几天饲喂煮得半熟的小米,并拌入熟蛋黄,蛋黄量按每18只雏鸡每天1个即可。7天后改喂混合饲料,饲料以半熟的谷物为主,辅以青菜、鱼粉、维生素。育雏时每平方米可饲养17只左右。饮水要充足清洁,初期喂温水,水中应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
2.成年鸡饲养。雏鸡生长较快,30日龄即可生长丝毛,50日龄体重可达250克。平时要保持鸡舍卫生,湿度适宜,饮水充足。产蛋期间保持每天光照16~17小时,光照不足时早晚要人工进行补充。日粮要采用配合饲料,配合情况是:鱼粉10%、豆饼10%、谷物粉20%、玉米(2316, 2.00, 0.09%)粉30%、高粱5%、米糠7%、贝壳粉2%、生长素1%、青绿饲料15%。采用干、湿结合的饲喂方法。4月龄前日喂4~5次。产蛋期间,适当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止产蛋鸡过肥;适当加入锰盐,提高产蛋量和蛋的品质。
3.防治疫病。乌鸡虽抗病力强,疫病较少,但也应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每天打扫鸡舍,清除粪便,注意防潮;每周消毒1次,每隔3~5天刷洗消毒食槽;不喂霉烂变质饲料。
4.繁殖选种。乌鸡的繁殖,必须选择重冠、绿耳、白绒、五爪、乌黑五大特征俱全的优良个体。孵化可在春、秋两季,但以春孵为好。公鸡要求健壮、性特征明显;母鸡要求产蛋多、就巢性差。繁殖公母鸡比例1:6,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孵出的雏鸡也健壮。公鸡到6~7月龄即可配种,母鸡以10月龄为佳,能利用3~4年。
关于泰和林下乌鸡养殖和泰和乌鸡养殖技术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