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红斑病(薯损红斑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生长期间染病,影响块茎发育,块茎小、重量轻。线虫主要侵染地下块茎,初在块茎上形成红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稍凹陷的斑点,单个病斑小,大小2~4毫米,发病重的块茎上,病斑密集,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暗褐色斑块,表面具细龟纹,病斑深约2~3毫米,最深为l厘米以上,致病组织呈褐色干腐状。
1.山药红斑病发病规律。薯蓣短体线虫可在泥土中存活3年以上,种秧病残体、病田泥土是传病的主要道路,圆豆不传病。薯蓣短体线虫生活史极不整齐,经常可查到各个虫态,年约生2代,只侵染薯蓣,当6月上旬新块茎开端形成,线虫即可侵染,随后,侵染延续增长,直至收获。块茎从芦头至40厘米以上处均可受害,以1~20厘米处病斑较多。
2.山药红斑病防治方法。①与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棉花、烟草、辣椒、茄子、番茄、芥菜、西瓜等不被侵染的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②结合轮作用0.15%~0.35%铁灭克浸病种秧24小时,防病效果达95%以上;在用病种秧和重茬种植情况下,播前每亩沟施15%铁灭克颗粒剂2千克,防效75%。
③无病田繁殖无病种秧,或用铁灭克处理种秧,并配合轮作和施用无病肥料等综合防病措施。
核桃种植环境的选择曾家鸣
1.温度。核桃属于喜温树种,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及无霜期是:年平均温度9~16℃,极端最低温度-25℃,极端最高温度38℃以下,有霜期150天以下。
2.光照。核桃喜光,进入结果期以后更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全年日照时数要在2000小时以上,才能保证核桃的正常生长发育,如低于1000小时,核壳,核仁均发育不良。栽培中,从园地选择,栽植密度,栽培方式及整形修剪等,均必须考虑采光问题。
3.土壤。土壤是一切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核桃庞大的根系和树体首先要求深厚的土层(大于1米)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
4.水分。核桃耐干燥的空气,而对土壤水分状况却比较敏感,土壤过旱或过湿均不利于核桃的生长与结果。所以,山地核桃园需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而在平地则要解决排水问题。核桃园的地下水位应在地表2米以下。
5.其他。核桃喜疏松土质和排水良好,在地下水位过高和黏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而在含钙的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佳。对土壤pH值适应范围为6~8,土壤含盐量宜在0.25%以下,稍微超过即对生长结果有影响。含盐量过高则导致死亡。核桃喜肥,要施足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