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个专业的{输入关键词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输入关键词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输入关键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本文目录一览:
- 1、蛋鸡 养殖技术
- 2、蛋鸡饲养阶段
- 3、种用蛋鸡的饲养方式有哪些?
- 4、蛋鸡的饲养技术
- 5、如何饲养蛋鸡
蛋鸡 养殖技术
1、蛋鸡的光照管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产蛋性能,控制现在有全自动光控定时开关,不用人工控制了。
2、饲料饮水比例大约是1:2
3、关灯时间不是固定的,要看鸡的日龄的
4、大概是早上,中午,下午名喂一顿
蛋鸡饲养阶段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无论笼养或平养,总会打乱原来的群序。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 饲养 阶段,一起来看看。
蛋鸡饲养阶段
蛋鸡的饲养过程大致分为育雏期、育成期、预产期和产蛋期四个阶段。
1.一般,鸡舍第一周的温度要保持在33-35度之间,以后每周下降2度,在育雏期的鸡舍的温度底线是20度左右。还要注意鸡舍的通风处理,鸡舍的通风处理通常选在雏鸡生长1周以后,这个时期的雏鸡相对以前有了一定的抵抗力,通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雏鸡因空气质量差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疾病产生,值得注意的是通风的同时也要注意温度的保持。最后,随着雏鸡的慢慢长大,要逐渐降低养殖的密度,以免影响到雏鸡的正常生长。对雏鸡的关照处理、饮水、饲料和营养、断喙。以及定期防疫接种等,方面也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蛋鸡育雏的管理:育雏期一般是指蛋鸡的周龄在0-6月,在这个时期是蛋鸡饲养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阶段,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将决定其一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因此,首先要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雏鸡之前要对育雏鸡舍做全面彻底的打扫和消毒处理,包括鸡舍外面的墙面以及鸡舍周围的树木等。还要备足饲料、雏鸡的保温燃料、常用药品等,然后制定出雏鸡的注射疫苗的时间和程序,为雏鸡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为雏鸡生长提供一个温度环境,新孵化出来的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作为雏鸡的管理人员要将雏鸡生存的温度控制在最佳状态,以保证雏鸡较高的成活率。
2.育成期的管理:蛋鸡的育成期的周龄一般是在7-18个月,育成期的饲养工作的重点是,鸡舍内通风换气、关照管理、以及对蛋鸡胫长和体重的控制。
(1)育成期的光照管理:育成期光照时间将直接影响到母鸡的性成熟的早与晚,关照时间加长,母鸡的性成熟就提前,光照时间缩短则对性成熟起到推迟的作用。一般在到达雏鸡的育成期后,常采用光照渐减的 方法 ,来阻止母鸡性成熟的提前完成。
(2)做好育成期的雏鸡的分笼处理。在育雏期,雏鸡在高营养的环境下,迅速生长,体型和肠胃容量均发生变化,当进入育成期后,要对雏鸡进行的重新分笼,即把生长过快以及生长缓慢的与正常上长的分开管理,确保每个雏鸡都能长成标准的蛋鸡。
3,预产期的管理。预产期是指蛋鸡的19周龄产蛋率大约为5%的阶段。这一生长阶段,使蛋鸡的内部器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肝脏体积增大,卵巢、输卵管等生殖系统得到进一步发育,预产期蛋鸡在激素的影响下,免疫力大幅度降低,很容易感染蛋鸡的输卵管,造成腹膜炎症等。因此,对于蛋鸡预产期的饲料要选用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要高一些的,由于这段时间的采食量较低,如果不提高饲料质量,很难满足蛋鸡的需要。预产期在为蛋鸡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的同时,还要对蛋鸡的肥胖加以控制,避免脂肪淤积造成对生殖腺的发育的影响。
4、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在蛋鸡的产蛋期,蛋鸡管理员首先要给蛋鸡提供适量的饲料。其次,要注重鸡舍的通风的及时性,避免因蛋鸡代谢旺盛,而引发蛋鸡呼吸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量不足。产蛋期蛋鸡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体重的迅速增长,同时产蛋率也得到快速生长,相应的,蛋鸡的进食量、饮水量、以及排泄量都使之增长。
蛋鸡饲养阶段管理要点
一、产蛋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这一时期是鸡发育的最重要时间,一方面要长身体,增加体重,一方面又要迅速发育生殖系统,为进入成年产蛋期做准备。开始见蛋以后产蛋率逐日增加,而且上升很快,蛋重也一天比一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营养跟不上,不但延缓了鸡的发育而且使鸡的产蛋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达不到应该达到的最高产蛋极限,高峰持续时间也短。
育成鸡转入产蛋鸡舍以后应开始饲喂产蛋前期饲料。日粮中的钙由1%增加到2%或仍用1%的钙加入2.5%的碎贝壳,使日粮总含钙量达到2%。
这一时期鸡的卵巢和第二性征(鸡冠、肉髯)发育很快,采食量显著增加,必须任其自由采食,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划分阶段饲养的意义在于指产蛋期内对蛋鸡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的调节,以便满足产蛋鸡对不同产蛋期的蛋白质需要量,合理而经济的利用蛋白质,使其充分发挥最大的效益,既不造成浪费又可降低饲料成本。
目前在给产蛋鸡喂料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鸡开产以后随着产蛋率的上升而确定给饲营养水平,即当产蛋率上升一个台阶以后,饲料营养水平才跟上来,也就是说饲料的营养水平是追着产蛋率的后边跑的;另一种方法是当鸡产蛋率达到5%~10%时,就开始饲喂产蛋高峰期的饲料,饲料营养水平走在产蛋率前边,也就是预付饲料,这样有利于将产蛋高峰促上去,不致于因饲料营养水平不够而使鸡不能达到最高的产蛋能力。
二、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60~170日龄的鸡群产蛋率应达到50%,这一时期产蛋率上升很快,一天一个样,再经过3~4周即可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是鸡产蛋的黄金时期,要加强饲养管理,使其充分地发挥遗传潜力,达到理想的产蛋水平。当今优良品种的产蛋鸡,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80%以上的产蛋率可维持20周至25周或更长的时间,达到90%以上的产蛋率可维持10周左右。从鸡的生理角度上讲,过了产蛋高峰期,喂再多的优质饲料也下不了那么多蛋了。产蛋高峰期要避免一切应激因素,除本鸡舍的饲养员外,其他人员不准进入鸡舍。饲养员的衣着每天都要同一颜色,换装换色也容易引起惊群。不能断料、断水、断电,舍温不能过高过低,要无噪音,这段时间不要接种疫苗,饲料要全价、稳定,不可轻意改变。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鸡特别神经质,出现干扰必将影响产蛋甚至难以恢复,会给鸡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蛋鸡经过一段高峰产蛋期后,随着日龄的增长,产蛋机能逐渐衰减,产蛋率缓缓下降,这时要根据产蛋率的下降情况,适当调整料号减少蛋白质的喂量。产蛋率一下子下降太快也不是正常现象,要查找原因,予以克服。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建议是:产蛋率85%以上,每日每只鸡蛋白质进食量为18克,当产蛋率降至80%~75%时,每日每只鸡蛋白质喂量减至16克,产蛋率降至70%~65%时,每日每只鸡只喂14克蛋白质。加拿 大雪 佛公司的阶段饲养法是:第一阶段蛋白质日给量每鸡17~18克,高峰的顶峰阶段达19克,高峰过后分别降至16和15克。只要日粮中各种氨基酸平衡,粗蛋白质降低1%对鸡的产蛋性能无大影响。
夏季天热,鸡食欲差,采食量减少;冬季天冷,维持营养需要增加,鸡采食量增多。冬夏相比,一日采食量甚至相差20~30克,因此在配制产蛋鸡饲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冬季要提高饲料的代谢能水平,这样才能保持产蛋率不至于下降;夏季由于采食量减少,要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这样才能满足对蛋白质的需要,不致由于蛋白质不够而影响产蛋率。
蛋鸡饲养阶段相关 文章 :
1. 蛋鸡的饲养周期
2. 蛋鸡的饲养成本和利润有多少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3. 蛋鸡的饲养管理
4. 蛋鸡养殖计划书范本
5. 怎样养殖蛋鸡
种用蛋鸡的饲养方式有哪些?
种鸡是指担负繁殖任务的公、母鸡,所产的蛋用来孵化雏鸡。种鸡饲养方式有笼养、栅上(网上)饲养和地面平养,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鸡场和养鸡专业户多不采用地面平养方式,下面仅介绍前两种。
(1)笼养
种鸡笼养,多采用二阶梯式笼养,这样有利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操作,而三阶梯式笼养种鸡,由于笼架比较高,不便于人工授精操作。种鸡笼养,采用人工授精配种,节省了大量公鸡,也相对节省了饲料,减少了大群饲养公鸡间的争配和啄斗,易于管理。
(2)栅上(网上)饲养
指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设置栅架,栅架既可用木条、竹条、小圆竹制成,又可用铁丝网制成,饲养种鸡的栅架一般离地60~80厘米。种鸡栅上(网上)饲养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饲养环境较为卫生,鸡粪可从栅条间隙或网眼落下,鸡脚不直接接触粪便,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二是种公、母鸡按比例合群饲养,可以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繁殖能力,种蛋的受精率比较高;三是栅上(网上)饲养种用蛋鸡,体质较为健壮,种鸡不至于偏肥,也不易发生笼养鸡疲劳症和脂肪肝综合征;四是蛋壳质量较好。
对于成年种鸡来说,木条栅架用的木条宽2.5~3厘米,空隙宽2.5厘米,木条走向与鸡舍的长轴平行;竹条栅架用竹竿或竹片制成,其直径或宽度与空隙一般均为2~2.5厘米;网状床架多用8、10或12号镀锌铁丝搭配编制,网格的大小为2.5~3厘米。栅上(网上)饲养种鸡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建好支架:栅条或网状床架应便于拆卸和组装,又便于清洗和消毒。②种鸡合理分群:因为群体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种蛋受精率,所以种鸡大群配种时每群一般以300~500只为宜,轻型蛋鸡公母比例为1∶(12~15),中型蛋鸡公母鸡比例为1∶(10~12)。③设置产蛋箱:分为在鸡舍内设置产蛋箱和在鸡舍外设置产蛋箱两类。舍内产蛋箱常分为多叠置于鸡舍一侧,以木质产蛋箱多见,其尺寸为:宽30厘米,深35厘米,高30厘米。底板向后倾斜6°~8°,板后设一蛋槽,蛋可自动滚出。箱顶呈45°倾斜,以防鸡栖息排粪。箱门外还需设一鸡脚踏板,方便鸡进入产蛋箱。每箱可供6~8只蛋鸡用。
目前有许多养鸡户利用鸡舍外设置的产蛋箱收集种蛋,与舍内设置产蛋箱相比,外设产蛋箱有下列优点:一是创造了安静的产蛋环境,箱内光线暗淡,产蛋不受其他鸡只干扰;二是便于捡蛋,只要打开箱门,人在外边捡蛋非常方便;三是鸡蛋干净,破损率低,污染少;四是人在外捡蛋减少对鸡群的惊扰。
外设产蛋箱的位置:南北向,舍内中间走道、高架栅(网)床平养的鸡舍也可在舍外,紧贴东西、两侧墙设置产蛋箱;而东西向鸡舍也可以在舍外设置产蛋箱。
产蛋箱离地高度:基本与栅(网)床平行,便于进出。
外设产蛋箱大小:一般每80~100只鸡设一个长1~1.2米、宽0.5米、上高0.5米、下高0.35米的产蛋箱,从中间分隔成两个小产蛋箱,箱顶向下倾斜,便于排水。箱底基本与水平面平行。
建筑材料,可用砖块结合木头砌成产蛋箱,也有用木质箱,箱顶盖油毡或大瓦等挡雨材料,箱内底部在木头或芦竹上加盖尼龙网,每只小产蛋箱各有一扇向外开的箱门。
进出口:在建鸡舍时就要考虑预留让鸡顺利进出产蛋箱的通道。
蛋鸡的饲养技术
蛋鸡如何养殖?这是养殖人员都想要问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鸡的 饲养 技术,一起来看看。
蛋鸡的饲养技术
一.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要点
开产前数周是母鸡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过渡阶段。此阶段不仅要进行转群上笼、选留淘汰、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响产蛋性能。蛋鸡开产前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做好转群上笼的准备工作
鸡舍和设备对产蛋鸡的健康和生产有较大影响。转群上笼前要检修鸡舍及设备,认真检查喂料系统、饮水系统、供电照明系统、通风换气系统、排水系统和笼具、笼架等设备,如有异常应及时维修;对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其步骤是清扫干净鸡舍地面、屋顶、墙壁上的粪便、灰尘和设备上的污物,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鸡舍和设备,待干后喷洒消毒药液进行消毒,同时也要对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另外,要准备好所需的用具、药品、器械、记录表格和饲料,安排好饲喂人员。
2.转群上笼
(1)入笼日龄。现代高产杂交配套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见蛋,因此必须在16~17周龄前上笼,让新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序,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和其他工作。如果上笼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产,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增加死淘数。(2)选留淘汰。现代高产杂交配套鸡,要求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如果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生产性能。入笼时要按品种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鸡和无饲养价值的残鸡,选留精神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3)分类入笼。即使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良好,由于遗传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鸡群中仍会有一些较小鸡和较大鸡,如果都淘汰掉,势必增加成本,蛋鸡舍内笼位不能充分利用,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 措施 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如过小鸡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南侧中层笼内,适当增加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过大鸡则应适当限饲。按鸡笼容纳的鸡数,每个单笼一次入够数量,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鸡。
3.免疫接种
开产前要进行免疫接种,这次免疫接种对防止产蛋期疫病发生至关重要。免疫程序合理,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疫苗来源可靠,保存良好,质量保证;接种途径适当,操作正确,剂量准确。接种后要检查接种效果,必要时进行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接种效果,使鸡群有足够的抗体水平来防御疾病的发生。
4.驱虫
开产前要做好驱虫工作。110~130日龄的鸡,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0~40毫克或驱蛔灵200~300毫克,拌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2天以驱除蛔虫;每千克体重用硫双二氯酚100~200毫克,拌料喂饲,每天一次,连用2天以驱绦虫;球虫卵囊污染严重时,上笼后要连用抗球虫药5~6天。
5.光照
光照对鸡的繁殖机能影响极大,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缩短光照则会抑制性激素分泌,因而也就抑制排卵和产蛋。通过对产蛋鸡的光照控制,以刺激和维持产蛋平衡。此外,光照可调节后备鸡的性成熟和使母鸡开产整齐,所以开产前后的光照控制非常关键。现代高产配套杂交品系已具备了提早开产能力,适当提前光照刺激,使新母鸡开产时间适当提前,有利于降低饲养成本。体重符合要求或稍大于标准体重的鸡群,可在16~17周龄时将光照时数增至13小时,以后每周增加20分钟直至光照时数达到16小时,而体重偏小的鸡群则应在18~20周龄时开始光照刺激。光照时数应渐增,如果突然增加的光照时间过长,易引起脱肛;光照强度要适当,不宜过强或过弱,过强易产生啄癖,过弱则起不到刺激作用。密封舍育成的新母鸡,由于育成期光照强度过弱,开产前后光照强度以10~15勒克斯为宜,开放舍育成的新母鸡,育成期受自然光照影响,光照强,开产前后光强度一般要保持在15~20勒克斯范围内,否则光照效果差。
6.饲养
开产前的饲养不仅影响产蛋率上升和产蛋高峰持续时间,而且影响死淘率。
(1)适时更换饲料。开产前2周骨骼中钙的沉积能力最强,为使母鸡高产,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产蛋鸡疲劳症的发生,应从17周龄起把日粮中钙的含量由0. 9%提高到2. 5%;产蛋率达20%~30%时换上含钙量为3. 5%的产蛋鸡日粮。
(2)保证采食量。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让鸡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
(3)保证饮水。开产时,鸡体代谢旺盛,需水量大,要保证充足饮水。饮水不足,会影响产蛋率上升,并会出现较多的脱肛。
7.减少应激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应激。转群上笼和免疫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捉鸡、运鸡和入笼动作要轻。入笼前在蛋鸡舍料槽中加上料,水槽中注入水,并保持适宜光照强度,使鸡入笼后立即饮到水、吃到料,尽快熟悉环境。保持工作程序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
(2)使用抗应激添加剂。开产前应激因素多,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以缓解应激,常用的有维生素C、速溶多维、延胡素酸和镇静剂氯丙嗪。
8.卫生
上笼后,鸡对环境不熟悉,加之进行一系列管理程序,对鸡造成较大应激,随着产蛋率上升,鸡体代谢旺盛,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侵袭,所以必须加强防疫卫生工作。杜绝外来人员进入饲养区和鸡舍,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减少疾病发生。此外,注意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防止大肠杆菌病和霉浆体病的发生。
9.加强观察注意细致观察鸡的采食、呼吸、粪便和产蛋率上升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鸡开产前后,生理变化剧烈,敏感不安而易发生挂颈、扎翅等现象,应多巡视,及早发现和处理,以减少死亡。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脱肛鸡、啄肛鸡、受欺负鸡和病弱残疾鸡,挑出处理。
二.蛋鸡生产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分阶段饲养不可忽视
把商品蛋鸡的产蛋期分为三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
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40周龄),产蛋率大于80%以上,(如育成期饲养良好,一般在20周龄左右开产,26~28周龄达产蛋高峰,至40周龄仍在80%以上)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轻型蛋鸡饲粮粗蛋白含量应为18%,ME2860千卡/kg(炎热时29~35度应降低为2640;10~13度增为3080千卡/kg),钙3.2%,炎热时3.4%。每日每只耗料105g。保证进食蛋白质18.9g(比料中含量指标更重要)。
产蛋中期,即产蛋高峰过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70%~80%;(40~60周龄)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而变化;轻型蛋鸡饲粮粗蛋白含量应为16.5%,ME2860千卡/kg,(同前期),10~13度含钙3.0%,18~21度含钙3.2%,,29~35度含钙3.2%,29~35度含钙3.4%,。每日每只耗料104g。保证进食蛋白质17.2g
产蛋后期,产蛋率小于70%。(60周龄后)。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减而变化;轻型蛋鸡饲粮:当温度10~13度含蛋白质14%, ME3080千卡/kg,钙3.2%,温度18~21度时,粗蛋白含量应为15%,ME2860千卡/kg,钙3.4%,温度29~35度含蛋白质16%, ME2640千卡/kg钙3.7%。每日每只耗料99g。保证进食蛋白质14.9g。
也有分为两段饲养法:为产蛋前期(开产至42周龄)和后期(42周龄以后)。
(二)做好初产日龄的控制:采用性成熟期断食法,对推迟育成鸡初产日龄,改善产蛋性能,使鸡群高产稳产都有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从鸡群产蛋率达到5%开始,断食8~10天。
(三)科学的饲喂时间及次数:
为保持鸡群旺盛的食欲,每天必须有一定的定槽时间,以免饲料长期在料槽内存放,使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恶习。
(四)饮水要及时:鸡群断水24小时,产蛋量减少30%,需25~30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鸡群断水36小时,产蛋量不能恢复至原来的水平,断水36小时以上,将会有部分鸡停止产蛋,导致换羽。因此必须及时供应充足的饮水。
(五)适量喂些保健砂:无论是种鸡还是商品蛋鸡,都要经常补饲砂砾,尤其对笼养鸡更为重要。砂砾的大小要适中,以直径4~5毫米为宜。喂法是:平养鸡可放置砂槽,笼养鸡可按0.5%的比例混在饲料里喂给。
(六)蛋鸡开产前后须悉心照料,做好驱虫、防疫工作:在蛋鸡产蛋前即应将各项防疫做好,否则不仅对鸡群的应激大,而且会影响疫苗发挥作用。驱虫应安排在110日龄前后。
(七)整顿鸡群很重要:在蛋鸡群开产前应把弱小蛋鸡单独提出饲喂,以使蛋鸡群均匀整齐,并对弱小蛋鸡特别照顾。此时应根据情况适时断喙1次。
(八)检查鸡笼少不了:若在蛋鸡开产前上笼,应认真检查鸡笼,发现有破损或变形应及时修好,以防鸡蛋破损。据实际生产发现,因为鸡笼不完好而导致鸡蛋破损率一直很高。
(九)调整日粮不可少:在蛋鸡110日龄前后,如蛋鸡的生长发育符合标准,即可适时调整,更换饲料,可以直接改喂产蛋料(先不要搀贝壳粉)。到5%的蛋鸡产蛋时喂全价产蛋饲料,以满足蛋鸡群产蛋的营养需要。
(十)增加光照要及早:随着蛋鸡群的开产,要逐步增加光照,在蛋鸡群产蛋高峰时光照17小时为宜。早、晚补光较好,开产后光照切勿随意减少。
另外,初产蛋的蛋鸡精神亢奋,高度神经质,应尽可能避免惊扰蛋鸡群,产生应激。
蛋鸡第二期产蛋的利用技术
蛋鸡第二期的产蛋率和产蛋数量均较前期稍低一些。但可节省大量购买雏鸡、育雏的费用开支和减少麻烦,且第二期蛋鸡抗病力多较强,死亡率较低,喂养好了料、蛋比差不多少。综合统算,经济效益还是较可观的。现将蛋鸡第二产蛋期的利用技术介绍如下:
1.强制换羽早产蛋。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可提前3-4周产蛋。 方法 有两种:一是饥饿法:鸡的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时,停止人工补充光照,停料7天左右,但不停水;以后9-10天内每只鸡每天给料30-40克;然后自由采食蛋鸡饲料。此法换羽掌握鸡体失重20%-30%为宜。二是化学法:鸡群中有20%-30%的鸡脱毛时,在鸡饲料内加入2%-3%的氧化锌(每只鸡3-4.5克),连续喂10天,不停料,不停水,光照正常。以上两法换羽效果都较好。
2.增加蛋重多卖钱。第二产蛋期鸡的体重越大,产的蛋个也就越大。因此,从换羽后期起,就要认真加强饲养管理,喂给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配合饲料,适当限制活动,促进增重复壮,要在恢复产蛋前接近或超过换羽前的体重,为此期多产大个蛋打下基础。
第二产蛋期的母鸡,对饲料宫乔水平要求略高于第一产蛋期。产蛋上升时,代谢能不宜低于12.12-12.55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19%。可参考试用下列饲料配方:玉米62%,豆粕18%,麦麸5%,进口鱼粉7%,骨粉1%,贝壳粉7%,食盐0.4%,微量元素0.1%,多维素万分之二。产蛋下降期拖后2-3天换料至淘汰。
3.饲管方法要改变。第二产蛋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多给母鸡创造产蛋条件,促进母鸡多产蛋,产大蛋。喂料要定时定量,日喂3次,晚上补喂1次粒料(如玉米、大米、高粱等),每只鸡每天喂料不应少于120克,另外喂青绿饲料25克左右;要调节好鸡舍温度,最好保持10-25℃,冬暖夏凉,环境舒适;光照每昼夜保持16小时,人工补充光照时,按8-12平方米安装一个25-40瓦的白帜灯泡;密度要求适宜,地面(地网)平养每平方米6-8只为宜,笼养每组3只为好。鸡舍内禁止生人、犬、猫、鼠进入,雷雨天气有人守护,严防惊群;防止饲料突变,一般不要轻易转群、并群,都会影响产蛋,造成损失。作种鸡用时,应在孵化前2-3周放入本品种良种青年公鸡,可提高孵化率10%左右。
4.把好疫病防治关。换羽前应把低产、体弱、多病等母鸡剔出淘汰处理。根据本场(户)疫情和免疫程序,对母鸡进行疫(菌)苗接种和驱虫。饲料和饮水中定期、交替添加抗菌、消炎等防病药物。及时扫除鸡舍粪便,常用2%的火碱水、20%的生石灰水上清液、30%的热草木灰水或其他化学消毒药品喷洒消毒。勤垫干土或细砂,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新鲜、清洁卫生,病死鸡深埋处理,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 三.蛋鸡夏秋季饲养管理方法
(一)高温季节产蛋鸡饲养管理
高温季节到来对养禽业又是严重威胁,当饲养环境温度超过30C.时,如何防止由于热应激引起的鸡死亡,增加采食量,改善饲料报酬,提高产蛋鸡的产蛋率?。
1.加强鸡舍隔热降温。经考察广大养殖户建的鸡舍都比较简单,跨度小,高度低,隔热降温能力差。为此可以在房顶加盖一层低价石棉瓦,石棉瓦与房顶之间距离约20--25厘米左右,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又能防雨;在鸡舍周围墙壁上涂上石灰水,既消毒又反光降温,采取上述措施一般可降温6C. 左右。如无隔热设置,可采用房顶喷水装置以降低舍温。
2.搞好绿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小生态环境。于在鸡舍周围、在不影响鸡舍通风的情况下, 种植 草皮都能有效吸收太阳热辐射。良好的绿化能充分发挥其增湿降温,调节环境小气候的作用。
3.加强通风,防止高温高湿。在高温而无风的天气里,当舍内温度超过35C.时,鸡就要中暑,此时一定要加强通风降温,以利鸡体散热,改善舍内气体质量,防止中暑,减少死亡。有条件的采用纵向通风,即沿鸡舍的纵轴进行通风,风速一般76米/分钟,降温效果可达到5--8C.其次,要保持合适的湿度。产蛋鸡最适宜的湿度是60--55%,采用水帘降温时,须注意若相对湿度大于72%,不利于鸡只散热,过高或过低都易诱发疾病的发生,
4.尽可能降低饲养密度。降低饲养密度可减少鸡体自身产热量,避免鸡只互相挤时的应激有利于鸡只散热,保持鸡舍安静,明显增加饲料报酬。笼养鸡按笼底面积每平方米中型蛋鸡不超过15只为好。(条件好的情况下,全垫料地面5.3只/M2,网平混合地面(40%垫料地面,60%网面或板条)6.2/M2,网板条上平养8.3只/M2,笼养20.8只/M2)
5.改变饲喂时间,减少对鸡群的骚扰,可减少其运动量,从而达到减少体热的产生。如果鸡群遇到大的刺激,就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造成体内对维生素的大量需求,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增加死亡率。同时保证全天供给充足新鲜的凉水。可以避免减食,利于鸡只降温,
6.调整饲料配方及粒型,适当补充抗热应激添加剂。试验证明,夏季舍温达到30C.后,每升高1C.采食量下降1、5%,舍温超过38C,鸡只食欲废绝。因此在降低舍温的同时,要投喂适口性好的饲料如颗粒料。如是自配料的养鸡户,可减少5%的能量饲料如玉米、油脂,用部分熟豆粉代替使饲料蛋白质提高1--2%,以保证蛋鸡在采食减少的情况下仍有足够的蛋白质用于生产需要;(热天可将蛋白质提高(增加1%),能量降低。具体要求为产蛋率80%,每kg代谢能可为2750千卡,粗蛋白18%, 产蛋率70~80%,每kg代谢能可为2695千卡,粗蛋白17%, 产蛋率70%,每kg代谢能可为2640千卡,粗蛋白16%)。适当增加钙质如碎石粒,贝壳粉,能增加消化功能和蛋壳厚度,减少破蛋。在日粮中补充维生素C(0、02%),能明显缓解热应激,并使蛋鸡产蛋率提高9%;或者在饲料中添加0.1~0.25%碳酸氢钠,调节鸡体内酸碱度,减轻鸡只对高温的应激,达到正常生产。
7.定时清除粪便。实践证明,如果时间过长不清除粪便,鸡舍内必然产生大量氨气,清除粪便在高温季节尤为重要。当舍内氨浓度超过30×10-6时就会影响产蛋。为了给鸡群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必须定时清除粪便,改善舍内环境,提高其生产水平。
8.光照管理:根据鸡的日龄,光照时数不变,开灯时间设在凌晨,关灯时间设在早上,这就使日产蛋量的80%在开灯后4~5小时内产下;而中午高温时间鸡只可自由饮水,充分休息,减少鸡的运动;晚上不开灯,使舍温逐步下降,鸡只不活动,这样可以提高其抗高温的能力。
(二)秋季蛋鸡的饲养管理
经过前期连续高温的影响,鸡的食欲降低、消化能力差、体质弱,生长发育慢,体重偏低,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秋天天气变凉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喂料时要观察鸡群的精神、食欲、粪便。对那些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须进一步隔离检查。
2、加强营养。入秋后冷暖空气交替,对于经过较长时间产蛋的母鸡,身体疲劳,若管理不慎,极易停产换羽,此时要增加日粮的营养水平,适当补充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多种维生素,配置足够的料槽和水槽,保证每只鸡都有适宜的位置,吃足饮足。
3、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使鸡舍内的小气侯变化幅度不太大,减少日夜温差。对于舍外放养的肉鸡白天温度过高时,要把鸡赶至树荫下或凉棚内,晚上气温低时,赶鸡入舍。
4、补充人工光照。蛋鸡在自然光少于12小时,尤其在9月下旬后,需增加人工光照1至14小时,分早晚二次补充,较为方便。而光照对肉鸡来说,只需提供便于采食、饮水的照明即可,每天自然光照一般为8-14小时。
5、控制密度,合理分群。根据日龄、饲养和通风条件等,一般地面散养的适宜密度为1-20日龄每平方米30-25只,21-40日龄每平方米20-15只。视日龄、鸡舍大小及时合理分群。
6、鸡舍要求干燥、通风良好。使鸡舍内空气清新,没有异味。
7、“全进全出”制度。一般是根据鸡舍容量,各栋鸡舍的鸡群要依次出售,然后净场三五天。在此期间实行整栋鸡舍及设备、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包括鸡舍周围的环境消毒。
产蛋下降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1.光照程序或光照强度的变化:如随时改变光线颜色,突然停止光照,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不规律,忽长忽短,忽早忽晚,忽照忽停,晚间忘记关灯等。
2.通风严重不足,长时间不通风等。
3.自然恶劣天气的袭击:未提前做好准备或预防,突然遭到热浪、台风或寒流的袭击。
4.长时间断水:因供水系统发生故障或忘记打开开关,造成长时间供水不足或断水。
(二)饲料因素
日粮中饲料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或质量有问题,可引起产蛋变化。如日粮中的原料种类突然改变、饲料搅拌不均匀、饲料发霉变质、更换鱼粉及酵母粉、食盐含量高、石粉添加量偏高、将熟豆饼换成生豆饼、饲料中忘记加盐等,降低了鸡的采食量,引起消化不良。产蛋率正常,鸡的体重不减轻,说明给料量和提供的营养标准符合鸡的生理需要,没有必要更换饲料配方。
(三)鸡群患病
急慢性传染病会使鸡群的产蛋量突然下降。如鸡群受强毒型新城疫侵袭,常使产蛋量下降50%以上;感染减蛋综合征能使产蛋率下降20%~40%,如混合感染其他疾病,产蛋率下降20%以上。另外,鸡群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霍乱、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禽流感等,都会使产蛋率大幅度下降。
蛋鸡的饲养技术相关 文章 :
1. 蛋鸡养殖技术大全
2. 蛋鸡的饲养成本和利润有多少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3. 蛋鸡的饲养方法
4. 蛋鸡的饲养管理
5. 怎样养殖蛋鸡
如何饲养蛋鸡
对于城市自耕农或是农村家庭来讲,养鸡会是一项很有趣的家庭活动。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蛋鸡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蛋鸡的方法
1 重视选种 事倍功半
对于养殖户来说,确定饲养蛋鸡的品系,是提高养鸡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好的品系可使产蛋量最多提高3成,现在市场上,蛋鸡品系很多,随着蛋鸡品系的更新换代也快,目前国内较受欢迎的品系有罗曼、海兰、伊莎、京白等。这几种都具有高产、耗料少、抗病能力强等特点,在蛋鸡养殖数量也是占有很大比例的,但是养蛋鸡也要因地制宜,购苗之前,多调查一下其他蛋鸡场,多比较,综合考虑,再确定要养殖的品种。
2 科学管理 增收效益
在蛋鸡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占70%左右,蛋鸡产蛋高峰期时间越长,利润越多。所以除了选种,选择优质、易于吸收的饲料也尤为重要。
2.1育雏期
蛋鸡行业有句俗话“35d定终生”,育雏不好就相当于养殖失败。雏鸡的死亡率在整个生长阶段中较高,主要是由于它自身调节机能不完善、抗病力差、敏感等因素,所以育雏阶段要特别细心。
2.1.1 进雏前准备
对禽舍破损部分进行修护,器具、地面和墙面进行清洗消毒,对供暖、通风设备进行检修,提前准备好雏鸡全价料和必用的疫苗和药物。进雏前一天进行预温。
2.1.2 进雏后
①开食:先饮水,宜用20℃左右的温水,3h后再开食。
②饲养密度:1~2周龄,30只/m2;3~4周龄,25只/m2;5~6周龄20只/m2饲养密度是否合宜,对雏鸡的生长和空间的有效利用有很大影响。
③温度:1~3日龄,温度控制在35℃~37℃;4~7日龄,温度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降2℃,降到20℃为止。需要注意的是,要勤观察雏鸡状态,如果雏鸡出现扎堆、颤抖、鸣叫等现象,提示温度低了,要适当提高温度;如果鸡远离热源,频繁饮水,提示温度高了,要适当降温。
④光照:1周龄每天光照22h,2周龄每天光照20h,以后每周光照时间减少2h,降到10h为止。光照应先强后弱,距离鸡床2m左右,一周龄60W每20m2,1周后换成40W。
⑤通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氨气和二氧化碳超过一定浓度会危害雏鸡健康。所以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是必不可少的。但要避免直面吹风,可选择在天窗或是屋檐下高窗位安装换气扇。
⑥断喙:在7~9日龄,对雏鸡进行断喙,可有效减少啄癖。从鼻孔下2mm切去,上喙斜切,下喙直切,在断喙期间多补充多维,维生素K,加大饲料厚度。
2.2 育成期7~20周龄为育成期,育成期饲养的不好会造成产蛋期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段期间,要控制好鸡群的整齐度,防治蛋鸡过早性成熟,是保障产蛋期有理想产蛋性能的关键。
①分群:对于个体较大和较小的单独喂养。鸡的体重与品系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育成期每周增长100g为正常。通常用体重和胫长两方面因素来衡量。如果胫长达标,体重高了,可适当减少饲喂量或是1周少喂1d。如果胫长达标,体重低了,可以增加饲料量和光照。育成后期要逐渐往饲料里添加钙。
②光照:育成期间光照每天控制在8~9h,开放性鸡舍可用窗帘进行遮光。
③疫苗:为了防止免疫对产蛋性能的影响,此阶段适宜进行免疫和驱虫。
2.3 产蛋期
产蛋期要确保稳定,一方面是饲料营养稳定,饲料中钙元素要逐渐增加到3%~3.5%,以供生产需要,同时增加多维。另一方面环境要稳定,光照、温度不要有变动,鸡舍中要禁止喧哗,保持安静,以减少应激的发生。
产蛋高峰期过后是盈利的主要时期,如何延长产蛋期防止产蛋量下降是增加收益的一个重要措施。除了保障充足的营养外,适当添加延长蛋鸡产蛋持续时间的添加剂也是一种方法。
3 管理重于防治
“防重于治”是养殖业的一句老话,如果蛋鸡生病了,用药无疑成本又会增加,再赶上产蛋期,收入没有达到预期标准,肯定是不会赚钱的。所以一些开口药、保健药在养殖行业盛行。近几年,人们对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吃的健康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个人认为保健药可以使用,但要保持一个度。如果每个管理环节都很理想,没有病原,蛋鸡机体抵抗力又高,是不容易生病的。所以应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让蛋鸡生长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效益。
饲养蛋鸡的选择
(一)远离城镇、交通主干线,远离化工厂、屠宰厂、肉联厂、医院、居民区。
(二)选择深山草地,没有传染病,空气好、地质好、水质好,杂草树木多,没有或很少农田,不用或几乎不用农业化肥,居住松散区域散养。
(三)较平坦向阳有水原且出水畅通,能通车、通电,能铖害鸡的野生动物少。
(四)育雏室建造地址:选地势高燥,向阳避水离成的鸡舍较远上风头。
(五)成鸡舍建造地址:地势高燥,向阳避风。周围有较广阔的平坦地段。而且接近整个鸡觅食运动场的中间。(一般10-20亩场地养500只左右,建一个舍为一个饲养区为宜)
(六)饲料室建造址:应在整个场址的入口,地势高燥,通风,出水畅通,交通方便的地方。
(七)生活区要选在入口处,但必须与饲养区隔离开。
关于商城县蛋鸡养殖和商城县蛋鸡养殖公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