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农园 - 聚农业知识,为三农服务

养殖猪怎么养(养殖猪怎么养才好)

时间:2023-10-01 18:33:05编辑:聚农园来源:养殖知识当前位置:首页>>家禽养殖

我们是一个专业的{输入关键词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输入关键词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输入关键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养殖猪怎么养(养殖猪怎么养才好)

本文目录一览:

  • 1、育肥猪的饲养是怎么的?
  • 2、农村如何养猪
  • 3、养猪的方法与技术
  • 4、如何饲养母猪?
  • 5、散养猪的养殖方法

育肥猪的饲养是怎么的?

肥育猪按生长发育阶段可分为肥育前期(体重60千克以前)、肥育后期(体重60千克以后)。

1.营养水平

肥育猪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高低对胴体品质影响极大。一般来说能量摄取越多,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胴体脂肪越多。因此,在肥育后期采取限量饲喂,限制能量水平,就可控制脂肪的大量沉积,相应提高瘦肉率。应该注意的是,能量水平控制要适当。如能量水平限制过低,将会导致采食量增加,但由于猪进食量有限,到一定程度后进食量的增加不能完全补偿食入消化能的减少,猪的增重减慢,脂肪减少,胴体较瘦,屠宰率和饲料利用率均降低。用这种方法来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是不经济的。与能量浓度密切相关的是粗纤维的含量,对胴体瘦肉率亦有较大的影响。粗纤维水平越高,能量浓度相应越低,增重慢,饲料利用率低。对胴体品质来说,瘦肉比例虽有提高,但利用增加粗纤维的比例来提高瘦肉率,其经济效果不好。一般肥育猪日粮粗纤维含量以5%~8%为宜。同样,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除可提高日增重外,还可以获得背膘薄、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的胴体。但用提高蛋白质水平来改善肉质不经济,一般肥育猪的蛋白质水平不超过18%。蛋白质对增重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关键在于质量,即氨基酸的平衡。猪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增重,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更为突出。日粮中应含有足够数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矿物质中某些微量元素的不足或过量时,会导致肥育猪代谢紊乱,轻者增重速度缓慢,饲料消耗增多,重者能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2.饲养方式

(1)“直线肥育”饲养方式 所谓直线肥育,就是根据肥育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给予相应的营养,全期实行丰富饲养的肥育方式。这种饲养方式肥育期短,但饲料利用不经济,胴体较肥。

(2)“前敞后限”饲养方式 肥育前期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敞开饲喂,以促进增重和肌肉充分生长。肥育后期适当限制其采食量或降低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水平,让猪自由采食,以减少脂肪的沉积。这种饲养方式胴体较瘦,饲料利用经济,但肥育期稍长。

3.饲喂技术

肥育期日粮以精料型为主,采取“直线肥育”饲养方式,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采取“前敞后限”饲养方式,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限量饲养,按随意采食量的80%~85%饲喂,自由饮水。或适当降低肥育后期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限量饲喂。

农村如何养猪

最佳答案 科学养猪“六坚持”

一、坚持养杂交一代猪。

用良种公猪如杜洛克、皮特兰、迪卡、长白等种公猪,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称为杂交一代猪。杂交一代猪存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仔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术。

二、坚持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可在猪舍外种植葫芦、南瓜、向日葵等植物遮阳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新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三、坚持自繁自养法。

自己饲养优良种公母猪,自己培育杂交仔猪,自己育商品猪,有利于防疫防病,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降低养猪成本。

四、坚持推行高密度养猪。

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由于猪只饲养密集,省猪舍,固定资产投资少,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活动场地小,吃饱则睡,增重快,饲养期缩短。

五、坚持向科技要效益。

推行一条龙快速养猪法。实行“五改一加”,即一改养脂肪型猪为养长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二改喂单一饲料为喂经过配合的全价饲料。三改饲喂熟料为生拌料湿喂。四改吊架子育肥为直线育肥。对断奶后的小猪采用直线育肥法,可有效缩短育肥期,提高育肥率,增加经济效益。五改有病找兽医为无病早预防,严格控制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副伤寒四大传染病,以减少病死率,提高成活率、出栏率。一加是加喂添加剂、生长素。

六、坚持适时出栏和屠宰。

育肥猪体重超过90千克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千克的,虽然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以体重90~120千克屠宰最合适。

科学养猪法——倒喂法

在农村,大多数农户养猪仍然延续着传统养猪法,即采用“吊架子”饲养法,前期大量饲喂青、粗饲料,只投入极少量的精饲料,当猪长到50-60公斤以后,再大量增加高能量的精饲料进行快速催肥。这种饲养方法虽然利用了大量的青、粗饲料,但由于不能满足猪生长前期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元素,致使猪生长发育缓慢,出栏时间延长,一般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使饲养维持消耗大大增加,这种饲养方法非但没有达到节约精饲料的目的,反而造成精料的大量浪费。

而少数养猪专业户采用“一条龙”饲养方式,即从小猪到出栏一直用精料饲喂,不用任何青、粗饲料。这种方式虽然大大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料的维持消耗,但农村大量的青、粗饲料却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经济效益仍然不够理想。

采用“倒喂法”养猪可以有效地避免“吊架子”饲养法和“一条龙”饲养法养猪存在的弊端,比“吊架子”和“一条龙”饲养法分别可节约精饲料30%和10%,而且“倒喂法”养猪瘦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倒喂法”养猪的具体做法是:

从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公斤以前,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合必需的饲料添加剂,只喂少量青绿饲料,不喂任何粗饲料。待猪长到50~60公斤后至出栏,再适当降低精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减少精料的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的投入,其比例为:精饲料62%、青饲料26%、粗饲料12%。

“倒喂法”养猪的科学依据是:因为猪从小猪到中猪阶段以长骨和瘦肉为主,对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需求较多,加之此时猪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极低,所以要以精料为主,以满足猪生长发育对蛋白质和各种矿物质元素的需要,使小猪迅速生长,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消耗。而待猪长到50~60公斤以后,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提高,耐粗饲能力增强,故增加粗饲料的饲喂量。

养猪的方法与技术

养猪方法和技术

养猪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里也有很多知识。 例如猪的优良品种是什么,有什么猪?小猪是如何饲养等,掌握这些知识,在养殖中活用,做好猪的养殖工作,才能养猪。 在此说明养猪的基础知识

1 .猪的优良品种有什么要求?

优良品种一般指生长快、品质好、抗性强、性状稳定、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适合规模化养殖的品种。 但是,要具体去养殖家,必须根据自己的饲养目的来决定。 如果其生产目的以生产肉质优良的产品为主,我国许多地方的猪种如蓝塘猪、太湖猪、宁乡猪等为优良品种,但其生产目的在于利益,杜洛克、长白、白白、白白、瘦肉猪套为优良品种。

我国地方猪种主要有哪些品质特性?

我国地区广泛,各地自然气候、饲料资源、饮食习惯等千差万别,人们的筛选要求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地方猪种。 根据其起源、生产性能、外观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可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6种类型。

(1)华北型。 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 这种类型体质结实,骨发达,四肢粗,腰细,腹部不下垂,肌肉发达。 头平,嘴长,耳垂大,毛粗,黑色多。 母猪成熟快,繁殖性强,产率10头~12头,乳头8头左右。 耐寒、耐粗饲料,但体重增加缓慢,板油多,屠宰率低,一般为60%~70%。 代表品种有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和县蒙黑猪等。

(2)华南型。 分布在南岭和珠江以南地区。 表现出“低、短、宽、圆、胖”的外部特征,肚子大大下垂。 头相对宽,口短,耳小,毛多为黑白花。 母猪成熟早,繁殖性稍差,分娩8头~9头。 耐热、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脂肪型猪种,屠宰率75%。 代表性品种有青塘猪、陆川猪、香猪、五指山猪、粤东黑猪、洋槐猪和滇南小耳猪等。

(3)华中型。 分布在长江与珠江之间的广阔地区。 体型与华南型相似,体型较大,生产性能介于华南型和华北型之间。 母猪分娩数为10头~12头,乳头为6对~7对。 增长快,经济成熟快,肉质柔软,屠宰率在70%左右。 本型以猪居多,代表品种有浙江金华猪、大花白猪、宁乡猪、皖浙江花猪、武夷黑猪、莆田猪和大围仔猪等。

(4)江海型。 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地处华北型和华中型中间狭长过渡地带。 主要是华北型和华中型杂交选育而成,外形和生产性能因种类而异。 共同特点是有毛黑或少量白斑,头中等大,耳垂大。 性成熟快,繁殖率高。 母猪平均出生率在13头以上,乳头在8头以上,经济成熟快,体重增加,屠宰率在70%左右。 代表品种有太湖流域的太湖猪、姜曲猪、安徽的圩猪、虹桥猪等。

(5)西南型。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头大,脚短,毛全黑或以“六白”为主,也有黑白花和红发猪。 繁殖率中等,生育数为8只~10只,乳头为5对~6对。 肥育能力强,屠宰率为65%~79%,多为肉脂兼用型。 代表品种有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乌金猪和雅南猪等。

(6)高原型。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海拔较高的地区。 体型小,像野猪,头细,腹小,瘦,腰斜。 毛是黑色或黑白色的花。 繁殖率低,乳头5对多,产仔5头~6头,饲养率不高。 成年人体重小,是晚熟品种。 肉的味道醇厚,但屠宰率低,只有65%左右。 代表品种有青藏高原的藏猪和合作猪。

我国饲养的瘦肉猪种类是什么?典型特征和生产率如何?

我国饲养的瘦肉猪种主要有长白猪、白白猪、杜洛克猪等。

(一)长白猪;。 原产丹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着名瘦身型品种,1964年引入我国。 毛白,头细,颜面笔直,耳朵大前倾,背长,腹线笔直无松弛,前体狭窄,后体宽,流线型,肋骨16对~17对,大腿丰满,蹄质稍细。 性成熟迟缓,母猪初产10头左右,经产10头~12头,乳头6对~8对。 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猪6月龄可达~100公斤,屠宰率72%左右,胴体瘦身率可达66%。

白猪。 原产于英国北部约克郡及其邻近地区,是大型瘦身型品种。 毛白,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腰弱弓多,四肢高,身体丰满。 性成熟慢,繁殖率强,初产10只,经产12只,乳头7对~8对。 预备猪6月龄达到100公斤,屠宰率达到74%左右,瘦身率达到63.5%。

(3)杜洛克猪。 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 体质结实,抗性强,饲养条件低于其他瘦身型品种。 毛和棕红色,浓淡不同的头清,口短耳中等大小,稍前倾,耳尖垂下的背部直或稍弓,身体厚,全身肌肉丰满,后身发达的四肢粗壮,蹄黑,多直立。 繁殖性稍低,初产8头~9头,经产10头左右。 乳头5对~6对。 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躯干瘦身率达68%。 4 .猪的生长发育分为哪个主要阶段?

仔猪出生后,根据其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通常分为哺乳期、保育期、生长肥育期等几个阶段,各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

(一)哺乳阶段。 小猪出生至断奶阶段,一般为3至5周。 哺乳期小猪处于生命初期,易受外环境影响生病,饲养管理差,小猪死亡。 因此,加强哺乳期仔猪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效果的重要环节。

(二)保育阶段。 小猪断奶到保育结束的阶段,通常为5周。 仔猪断奶后,失去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饲料的种类和环境发生变化,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此阶段猪容易消瘦、体质减弱、发病率增加、易成为饲养管理不当、僵化的猪,甚至死亡。 因此,搞好断奶后仔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3)生长发育阶段。 幼猪保育结束后在生长舍饲养,到出栅栏为止的阶段,一般饲养7周左右(约70日龄~180日龄)。 这个阶段是猪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养猪业者经济效益高的时期。 要在饲养管理中加强营养供给,提供充分清洁的饮水,搞好内外环境卫生和疫病的防治,保证猪的充分生长发育。

5 .母猪的生产周期怎么样?

母猪生产周期包括空腹、妊娠、哺乳等几个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交配、生育、断奶等几个主要技术环节。 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时期母猪的生理特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产率,提高生产效果。 母猪生产周期的各阶段的饲养时间为,从断奶到播种阶段(饲养1周~2周)、播种妊娠阶段(饲养16周)、分娩哺乳阶段(饲养3周~5周)。

6 .理想后备猪体型的外表是什么?

理想的后备猪体质结实紧凑,肩胸结合良好,背腰宽平,腹大适中,足蹄坚实。 具有毛色、耳型、头型、体型等品种的典型特征。 公猪睾丸发育良好,大小相同,对称整齐,摸起来结实,无隐睾或单睾,无疝或包皮积尿肥大等疾病。

7 .理想的后备母猪体型外表是什么?

理想的后备母猪腹线突出7对以上,有整齐乳头的阴户大,上或侧翘脚趾大小均匀,间隔合理的前后肢系、膝、跗关节支撑理想; 山脊增高,臀部合理位置生长的体长,背部平坦,后腿长,肌肉丰满,但非“球状”的前后肢间宽度合理的肋骨形状良好,呈桶状的颊清秀体相对消瘦,肌肉丰满。

8 .如何选择选项,达到最大生产效率?

期权是指猪的交配原则,决定哪个公猪和哪个母猪交配。 期权与期权相同,是改良猪性状的手段。 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合理的异种期权和同质期权是必须的。 具体以瘦肉率为例说明,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低,一定要选择瘦肉率高的公猪进行交配,这是不同的选择,但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中等,瘦肉率过高会对猪的其他生产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瘦肉率也不同 一般的纯种选育,在多采用随机选择的商品猪的生产中,进行杂交的品种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即所谓的异种选择是一般的。

9 .目前有什么主要疫病危害我国养猪生产?

我国猪病种类繁多,特征复杂,大致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等。 我国危害养猪生产的病毒病主要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通称“青耳病”)、猪传染病、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细菌病,主要有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猪哮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红细胞 10 .猪场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是什么?

猪场消毒是排除感染源、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定期消毒,对畜舍、养殖场的环境、用具、饮水等进行常规消毒,以预防疫病发生为目的的疫源性消毒是指在猪场发生传染病或发生传染病后,为了抑制病原体的扩散,对污染环境、畜舍、饲料、饮水、工具、场所等物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预防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如下:

(1)猪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消毒药为2%的碱性溶液,消毒对象主要为车辆轮胎喷雾消毒装置,消毒对象为车体和车辆。

(2)作业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在消毒期间进行喷雾消毒,用紫外线灯消毒15分钟,更换工作服的帽子。 有条件的猪场最好用淋浴换衣。 参观者的消毒和工作人员一样,按指定的路线参观,但必须尽量减少参观者的进入。

(3)采用全入全出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之前,空猪舍要彻底消毒除去垃圾、粪尿、秸秆的天花板、墙壁、地板、扶手,用高压水彻底清洗,水洗干燥至清洗后,关闭门窗,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 用12小时~24小时熏蒸消毒,再用2%碱或3%苏打水消毒地面,24小时后用净水冲走残留药的猪用0.1%的钕灭绝,用2%~3%的新生儿和0.5%的过氧乙酸等消毒的产房地板和设备用水洗净,干燥后, 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蒸2小时,再用0.1%的新洁面、3%的苏等消毒,用净水冲走残留药物,再用10%的石灰水冲洗地板和墙壁。

(4)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清洗干净,用0.1%的螺钉全身消毒后,进入产房的母猪在产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产后用消毒液擦拭乳房和阴部和后身,立即清理胎衣和产房。

以上10个养猪基础知识是养猪知识中的一小部分,养猪知识非常多,大家在养猪的时候,可以边学边养殖,改善、改善自己的养殖技术,养猪越来越好。 回到搜狐,让我们更详细地看看

如何饲养母猪?

母猪的饲养不同于普通的产肉猪,在饲养上可注意以下几点。

(1)使母猪白天产患

在母猪临产前1-2天的上午10-11时,于母猪颈部肌肉注射前列烯醇注射液1-2毫升,可使98. 2%的母猪在次日白天分娩,有效率高达100%,仔猪成活率98%以上。

(2)使母猪在春秋分娩

母猪分娩安排在春秋季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实现两年产五胎。可把第一胎安排在11—12月配种,次年3—4月产崽;第二胎安排在5—6月配种,9—10月产崽。

(3)提高母猪产患率

母猪断奶后3天至发情期内,每天每头喂复合维生素B,胡萝卜素各400毫克,维生素E200毫克,配种后剂量减半,再喂3周,每胎可多产息2-3头。

(4)母猪妊娠早期诊断

母猪配种3-4周时,用拇指和食指按压其第9胸椎至第2腰椎之间的腰部,如脊背略微弓起者即受孕,脊背凹者即未受孕。

(5)母猪预产期推算

推算母猪预产期方法:配种日期加3个月再加3周和3天。如母猪配种日期是4月20日,预产期则为4+3=7(月),20+21(3周)十3(天)=44天,即为8月13日。

(6)母猪人工催情

对长期不发情的母猪,取公猪精液20毫升,用输精管缓慢地将精液输入母猪的子宫内,并不停地转动和来回抽动输精管,同时用少量精液洒于母猪鼻端,加强饲养,4天左右即可发情配种。或体重75^100千克的母猪肌肉注射人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单位,或皮下注射人用孕马血清5毫升,一般4 - 6天即可发情。

(7)母猪催乳

将母猪产后的胎盘用清水冲洗干净,切成长4-5厘米、宽2—3厘米的小块,文火熬煮1—2小时,将胎衣连汤拌入粥内,从产后第2天起按每天2次喂给母猪,喂完为止。

历来缺乳的母猪,以木通30克、当归20克、黄茂30克煎汤,连同煮熟的胎衣一起喂给,效果极佳。或用海带250克,泡涨切细,加猪油100克煎汤,每天早晚各喂1次,连用2-3天,奶汁分泌量可大增。

(8)适时配种是关键

在正常情况下,适宜的配种年龄是:地方品种6-7月龄,体蚕50-55千克;杂交一代母猪8—9月龄,体重65—75千克;外来瘦肉型品种9—10月龄,体重110千克。坚持“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一般在母猪发情后19—30小时,待母猪的阴门红肿刚开始消退并有丝状黏液流出,按压母猪后躯呆立不动时便可配种。

(9)加强保胎措施

配种后9-13天和分娩前21天的母猪易流产,应加强保胎措

施,禁喂冰冻和霉烂变质饲料。有流产先兆者可用黄蔑100克,白术、甘草、当归、白芍、黄芩、砂仁各50克,续断75克,浓煎,每天2剂,连用3天。

散养猪的养殖方法

散养猪时,需要选择品种优良、成活率高且抗病性强的小猪,并且要在草料丰富、地势平坦且较为偏僻的地方进行散养,而且要按照防疫规定为小猪注射疫苗,以免引起传染,在给猪饲喂时,可以给其提供菜叶、豆饼、红薯藤等饲料。

散养猪怎么养殖

1、品种选择

散养猪时,需要选择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猪,例如三元猪、长白猪、黑猪等,而且在环境温度低于10度时,要将小猪赶入到圈舍中进行圈养,并将猪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以免小猪被冻死。

2、散养地点

饲养猪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最好选择在远离居民区的偏僻地点,而且要在养殖场所上栽种黑麦草、燕麦草、苜蓿草等牧草,并且在养殖场所的边缘处搭建一个简易的猪舍,便于管理小猪和病猪。

3、猪舍疫苗

散养猪时,如果有猪患上疾病,就会引起大规模的传染,需要每天晚上检查一次猪的身体状况,而且要按照防疫规定给小猪注射疫苗和喂食药物,避免其感染疾病,并且要在养殖场所中放置装有稀释消毒水的水池,方便猪洗澡。

4、饲喂管理

饲养猪时,需要在每天中午的时候,给其投喂,以免食物不足而使得猪的体重下降,可以给猪喂食红薯藤、小麦、高粱秸秆、豆饼、菜叶等食物,而且要在养殖场所中安装盐砖,便于猪舔舐来补充盐分。

养殖猪怎么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希望您能够从我们的资源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在您的 {输入关键词务中获得成功。如果您需要更多的{输入关键词帮助或支持,或者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并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 {输入关键词资源和支持。祝您在{输入关键词事业上取得长足进展!



本文标签: 养殖猪怎样养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拥有图片、文字所有权,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若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邮件至3132238508#qq.com(#改为@)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转载本文注明出处:http://www.junongyuan.com/jiaqin/16958.html

上一篇:元阳养鸡(云南养鸡场联系电话)

下一篇:大白猪养殖技术(大白猪养殖技术与管理)

家禽养殖本月排行

家禽养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