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农园 - 聚农业知识,为三农服务

关于青蛙养殖池建设的信息

时间:2023-08-29 06:33:01编辑:聚农园来源:养殖知识当前位置:首页>>家禽养殖

我们是一个专业的青蛙养殖池建设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青蛙养殖池建设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青蛙养殖池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关于青蛙养殖池建设的信息

青蛙养殖池建造技术,都有哪些?

青蛙养殖池修建技术性,都是有下面这种窍门

在十几年的青蛙养殖探寻中,饲养者设计方案了许多养殖青蛙的养金鱼的鱼缸款式。这这种五花八门的养殖鱼池中,现阶段最合适饲养这选用的增产养殖鱼池或是“回”字型一体化养殖鱼池。这类池无论是以照料小青蛙的生活习性,或是在便捷饲养管理工作,都具备现阶段其他池形所不具备的优点。

在基坑开挖青蛙养殖池时,最好是现将场所开展精确测量,随后在地面上用石灰绘制手稿,随后让挖机依照划线开展基坑开挖池沟和做池埂。

在具体的挖池实际操作中,因为人们的田园样子不一定十分的规范,因此有可能存有有的池的高低是规范的,有的则不一定规范,乃至有些是偏心大小头、三角形等,只需大家基本上依照这类池形来开展基坑开挖就可以的。

要将一大片蛙池都达到很整平是不容易的事儿,但我们要务求将每一口蛙池保证较为整平,要尽可能避免发生蛙水面沟一头高一头低的状况,应是那样的蛙池会造成一头的沟内的水早已满了,而另一头都还没水。

在基坑开挖青蛙养殖池时,最好是现将场所开展精确测量,随后在地面上用石灰绘制手稿,随后让挖机依照划线开展基坑开挖池沟和做池埂。

蛙池必须铺设排水管道,该排水管道主要是用以将蛙池中的水清除到外边的排水沟中。基坑开挖蛙池时,能够先准备好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一般应用外径为100mm或110mm的PVC塑料管),蛙池时将排水管道携带弯管立即放置到必须挖排污沟的地区,那样就可以在挖机基坑开挖蛙池的并且将排水管道埋进,还可以在蛙池基坑开挖结束后,融合整修蛙池,用人力个智能安防排水管道

养殖青蛙建造一个养殖池那是必不可少的,青蛙养殖池建造技术有哪些?

这个不需要特别的技术的,只需要挖一个坑,如果是在野外地域比较宽阔的情况下,可以挖一个4米宽6米长的一个坑,深度无需过深,一米这样的话就合适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挖坑那么就用红砖水泥建造一个起来,这个才需要技术,那如果是在野外养殖青蛙的情况下,不建议这么做,可以选择挖坑的形式将坑挖好以后用水泥修补一下旁边,避免泥土塌陷。因为水泥可以有效的防水厚度,大概2~3厘米的样子,就不用担心后期会出现破洞的情形。

对于成年的青蛙,一般来说水的深度大概要到一米左右,但是一个坡度至少要20公分以上,避免那些青蛙跳出来,要不然青蛙跳出来逃跑了,那就麻烦大了去了,最好装一下这个防逃网,可以有效的避免青蛙的逃脱。毕竟养殖青蛙肯定是想要养殖成年以后卖掉的,如果逃跑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接下来也要看你要养殖多大的一个密度就要进行对养殖池的分类。一般来讲,养殖青蛙需要有产卵池,主要是给青蛙进行蚕卵的,要选择在比较安静的水域,水的一个深度可以选择一米,也可以选择0.8米都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些肥泥给这些青蛙,毕竟青蛙喜欢钻到泥里面,同时也会吸取一定的营养。

建造蝌蚪池就不用太深了,蝌蚪池大概是40公分,这样子就合适了,浅一点30公分也行。蝌蚪池同样也需要用水泥进行涂抹一下,避免蝌蚪过多的情况下泥土和水搞得太浑浊,影响到它们的一个呼吸,那就不好了。同时还应该要记得一个星期左右,或者说半个月要换一次水,最好有流动性水源,这样的话才是更适宜蝌蚪的生长。

青蛙养殖池建造技术,你有哪些了解?

     养蛙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蛙池。通常宜选择既潮湿又暖和避阳的地方,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地大池4×6米为一单池,最好抹上水泥,池底还留泥;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的深度一般为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管,水深20~50厘米。池的表面必须设置遮阳板。平均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蛙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等养殖方式,关键是防逃。如果有条件可以砌墙,也可以用网围,一般1~1.2米高。池内水深30~60厘米,水面中央或向阳面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陆上青蛙栖息,约占整个池塘的三分之一。草场上种青草或庄稼。将少量的浮水草投入池水中。作为养殖蝌蚪的池塘,仅保留少量的陆地面积,供幼蛙生态栖息。蝌蚪池采用水泥池,池壁的坡度宜缓,以便于蝌蚪们休憩。

     种蛙选择:种蛙选择身体健壮、无残害、不生病的个体,雌蛙体形较大,雄蛙体形较大,鸣叫时,颈侧两侧的声囊会扩张。种蛙放养:种蛙在9~10月放养,密度为10~12平方米/平方米,雌雄比例1:1,种蛙在种蛙池中冬眠后于清明前后开始抱树。抱对产卵:种蛙平均温度为16~20℃时开始自由抱对,产卵时间一般是早上5~6点、中午11点到1点。取卵:将青蛙受精卵采集到消毒好的环沟内孵化,将卵块颜色较深的一面作为动物极,必须朝上,颜色偏白的一面为植物极,必须朝下。

    基建:青蛙养殖以土池为主,一亩稻田等可改造成3个200平方米左右的养殖池,池子改造费用1000元左右,食台、防鸟网等约300元左右。引种费用:人工养殖的青蛙需要从正规的繁育单位引种,自身也需要完善养殖手续,目前引种费用一亩约3000元左右。饲料成本:养一斤青蛙需要4.5-5元,饲料成本直接关系到成活率、产量等等,以平均每亩2500斤的价格计算,饲料成本需要12500元。

如何养殖青蛙?

青蛙如何人工养殖呢?大家都知道青蛙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市场需求量大,由于野生青蛙的禁止捕捉,人工养殖青蛙还是有利可图,关于人工养殖青蛙可能很多人还不怎么了解,接下来惠农网小编将详细介绍一下。

一、蛙池的建设

蛙池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蛙池四周应用砖墙围栏,墙高在1.5米以上,以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进入捕食青蛙。最好能在居所附近建蛙池,以方便管理。蛙池两端应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枝和密眼尼龙网封口防逃。蛙池内四周应栽上水草和小灌木,以方便成蛙栖息。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二、种蛙的护理

在每年严寒冬天到来之前,应把池水放干,但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为种蛙钻入泥洞中冬眠创造有利条件。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三、种蛙繁殖蝌蚪

每年春天惊蛰节令过后,应放适量活水进入蛙池,让母蛙繁殖蝌蚪。繁殖出蝌蚪后应把种蛙隔离,防止吞食蝌蚪。

1、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2、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四、蝌蚪的饲养和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变态前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蝌蚪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蝌蚪饵料注意:1、投喂活饲料。由于小蝌蚪以幼小动物为食,因此,应经常投放一些水蚤、孑孓或其它小蛙类的蝌蚪等供它们食用。这些幼小动物,一般可在水田、池塘、死水沟等水中捕到。 2、投饵料要足。由于小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小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

五、幼蛙的饲养管理

1、分级饲养,强化驯养:由于青蛙性情凶猛,大蛙吃小蛙等弱肉强食现象很普遍,为杜绝这种现象,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2、饵料来源:青蛙食性很杂,蚯蚓、昆虫、小鱼、小虾、小蟹、小螺、小蚌等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为了保证饵料的来源可与附近城镇市场经营水盆鸡、鸭的商贩联系,适当给他们一点定金,要求他们把每天弃废出来的鸡、鸭嗉囊和小肠肺等收集起来提供给自己,然后切碎当饵料。也可煮一些茶麸水灌注入蕉根、树根或垃圾堆附近等肥沃的土中,不久,就会纷纷钻出很多蚯蚓任人捕捉当饵料。

3、诱饵驯食:由于青蛙喜欢在水中捕食,不喜欢在陆地捕食,所以应把饵料投入池水面上,方便青蛙捕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4、注意事项:蛙池底就有数十厘米厚的肥沃土壤垫底;应严防被农药、化肥或工业废水等污染的水流入蛙池。

六、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关于青蛙养殖池建设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拥有图片、文字所有权,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若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邮件至3132238508#qq.com(#改为@)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转载本文注明出处:http://www.junongyuan.com/jiaqin/16562.html

上一篇:华农泥鳅养殖(泥鳅养殖场)

下一篇:养牛养羊,养牛的养,,1.24,2,高,培育词(养牛养羊养猪)

家禽养殖本月排行

家禽养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