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农园 - 聚农业知识,为三农服务

宽体水蛭养殖技术(宽体水蛭饲料配方)

时间:2023-07-12 00:33:13编辑:聚农园来源:养殖知识当前位置:首页>>家禽养殖

我们是一个专业的宽体水蛭养殖技术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宽体水蛭养殖技术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宽体水蛭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宽体水蛭养殖技术(宽体水蛭饲料配方)

怎样养水蛭?

(一)医蛭的饲养管理

(1)用新鲜的猪、牛的凝血块,于下午5~6点钟投放在池边,血块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留在岸边,这样即可引诱医蛭吸食,又可防止水的污染。剩余的血块要及时清除,防止发霉变质引起污染。每隔5天投喂一次。

(2)水质污染变臭时,要及时换水。换水时不要大量或全部换水,以防温差变化较大,影响医蛭的消化能力或引发其他病症,要少量逐渐地换水,先放出少量旧水,再注入少量清水。

医蛭个体较小,作为中药使用饲养价值不大,因此其有关的养殖方法不多介绍。下面将重点介绍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二)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

(1)水质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水肥度不够时,可将少量的牛粪或鸡粪等发酵后撒入池底,既保证了水的肥度,又使池底保持松软。但水不能过肥,过肥时,容易缺氧。发现水质恶化时,要及时逐渐更换以部分净水。为防止水质恶化,正常养殖时,注水和出水速度相均,使池水处于极微流的状态下。

(2)投喂食物。幼苗期即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供小水蛭吸食,5月下旬后向水池中投放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50克重的河蚌100只左右。投放量少,不够水蛭吸食,投放量多,易导致缺氧或与水蛭争夺空间,每半月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一次,供水蛭吸食或河蚌滤食,每2个月补投河蚌30只。

(3)池水温度应保持在15℃~30℃,低于10℃时停止摄食,高于35℃时,表现烦躁或逃跑。水温较高时,可适量注水提高水位,以调节水温,也可增加换水量。

(4)防治农药、化肥及水质污染。宽体金线蛭的耐污性和抗药性都差,池水中含有0.28×10-6浓度的升汞或0.14×10-6浓度的硫酸铜即可杀死它,因此养蛭池周围的农田最好不打药并少用化肥。同时,不要有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渗入、排入养殖池内。

(5)注意防逃。条件不适时,水蛭会逃跑。要经常巡塘,发现逃跑水蛭要及时捉回并采取相应的防逃措施。对进入生石灰沟内死亡的个体要及时捡回凉干,备作药用。在阴天或雨天注意巡视池周,防止水蛭大量逃跑。

(6)设立围网,防止蛙、蛇、鼠类捕食。为防止鸟类特别是水鸟捕食,可在池周围设定1~2个稻草人恐吓。

(7)保持水边土壤湿润。特别在4~5月份,水蛭正处于繁殖季节,要经常在岸边喷水,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土壤干燥和板结,为水蛭的交配、产卵创造良好的条件。

(8)冬季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蛭受冻害。水蛭多在浅土或枯草树叶下越冬,很易因突变的寒冷天气受冻而死。为此,越冬时在池边近水处加盖一些草苫或玉米秸秆等,并适量提高池水的水位。

一般经过6个月的生长,早春放养的幼苗到10月份即可长成与成体一样大小,然后就可捕捞加工了。需要留种时,选择个体较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667平方米留种15~20千克即可。将留下的水蛭种集中放入到育种池中越冬,越冬前要把水放掉,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带冰越冬,但一定要将池水适当加深,防止完全结冰冻实。

水蛭的养殖方法有哪些?

水蛭,又名蚂蟥,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为我国传统名贵药用动物,《本草纲目〉等医学典著中记载:水蛭治疗中风、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水蛭唾腺中含有的“水蛭素”是防治癌症的专用特效药物。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固菌的水蛭素能对抗ADP诱导的血栓形成,并能活化纤维素系统,促进已形成的血栓化解。水蛭还分泌一种组织胺化物质,能扩展毛细血管。当今的水蛭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已投入大量生产,且供不应求。发展人工养殖水蛭前景广阔。现将水蛭的工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活习性。①栖息环境:水蛭生活于淡水沟渠、水田、湖沼中,尤其是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水流缓慢的小溪中更适应其生活。性:水蛭以吸血或吸体腔液为生,耐饥力极强。吸一次血能生存3个月上,主要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等。②活动规律:冬季在泥土中蛰伏越冬,3——4月份出蛰活动。温度低时,常躲在沟河由枯草和淤泥缠结成的泥土里,天暖离水后以足蠖式抽前抓。③食性:水蛭以吸血或吸体腔液为生。耐饱力极强。吸一次血能生存3个月上,主要吸食水中浮游生产、小昆虫、软体动物等。

二、繁育:水蛭雌雄同体,但异体交配,体内受精,水蛭同时具备雌雄生殖器官。①交配:水蛭的交配与蚯蚓相似,交配时头端方向相反,各处的雄生殖孔对着对方的雌生殖孔完成受精交配。②卵茧的形成:亲体交配后的1个月,生殖器可分泌一种稀薄的粘液,夹杂空气而成肥皂沫状,再分泌另一种粘液,成为上层卵茧壁包子生殖带的周围,卵从雌生殖孔产出,在茧壁和身体之间的空腔内,并向茧中分泌一种蛋白液,亲体逐渐向后方蠕动退出,整个产卵过程约半小时,茧产在泥土中数小时变硬,茧壁泡沫风干,壁破裂,

只留下五角形或六角形组成的蜂窝或海绵状保护层。③孵化:茧产出后,如果温度适宜,受精卵便直接在茧内发育,约经16—— 25天孵出,并能独立生活。

三、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选址应考虑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坑,放水即可。大规模养殖可利用池塘或低产田修造:池直小不直大,宽3m,深lm,长度不限,随地势而定。可若干小池共埂,构成大地,埂宽4Ocm,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栖息。

四、日常管理。水蛭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①投饵:水蛭主要取食螺类、蛆蚓等无脊推动物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天然饲料来源以螺狮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蜘(每亩25kg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水蛭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水蛭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人他中,每隔5m左右放一块,水蛭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剩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②调节水质。水蛭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水温宜保持在10℃-4O℃,在污秽水中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一8月气温高,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

五、加工方法:①把捞捕的水蛭堆入石灰中,埋20分钟左右,即中毒死亡,然后晒干或烘干,筛去石灰粉即为成品。以呈自然扁平纺锤形、背部稍隆起、腹部平坦、质脆易折断、断面呈胶状有光泽者为佳。②水烫。将水蛭集中放人器皿中,将开水突然倒入,热水淹没水蛭2一3指为宜,20分钟左右待水蛭死亡后,即捞出洗净放在干净的地方晒。③酒闷法。可将高度的白酒倒入器皿中,能完全淹没水蛭即可。然后加盖密封半小时左右,水蛭即醉死,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即可。④生晒法。水蛭用铁丝穿起,悬吊阳光下直接曝晒。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技术: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

的选择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越冬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天敌

与疾病的防治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水蛭饲养技术

作为一种名特优养殖品种,水蛭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推广、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且一次引种,多年受益,适合城乡各种规模和方式进行养殖,那么水蛭如何饲养?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水蛭的饲养技术吧。

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1) 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 调节水质: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3) 越冬管理: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水蛭养殖周期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1.肠胃炎

病发原因:水蛭由于吃了腐败变质的死臭螺蛳或难于消化的食物而起,有时饲料营养不全面或长期投喂不新鲜的饵料也可能导致肠胃炎的发生。

症状:患病水蛭食欲不振,体色暗淡,懒于活动,肛门红肿,经检查无寄生虫和细菌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防治方法:使用我公司生产的“炎防宁”先用本品200g化水浸泡活体螺蛳20kg,1~2小时后投喂连续3~5天。同时配合使用“优益菌”(一瓶可用3-4亩))全池泼洒2-3次。

白点病

发病原因:白点病也叫溃疡病、霉病。大多是受捕食性水生昆虫或其他天敌咬伤后感染细菌所引起的。

症状 : 患病水蛭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和小白斑块,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平衡,厌食等。

防治方法:平时多注意养殖池塘的消毒和改底工作,定期使用“诺达二氧化氯”或“诺达精碘”进行水体消毒,经常使用“蛭底安”或“蛭底爽”进行底质改良,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从而降低水蛭的发病率。

水蛭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日本医蛭体略呈圆柱形,长3—5厘米,宽4—6毫米。背面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有5条黄白色纵纹,背中线有1阔白色条纹延至后吸盘,纵纹的两侧有密集的黑褐色细斑,腹面暗灰色,无斑纹,背面的纵纹和细斑随个体也常有变化。体环103节,环带不显著,占4/5环节。雄性和雌性生殖孔分别位承31、32、36、37之间的环沟,两孔相间5环,**长,露出时呈线状。眼5对,排列成马蹄形。前吸盘较大,口内有3个颚,颚脊上有1列细齿,食道纵折6条;后吸盘碗状,朝向腹面,肛门位于其背侧。

宽体金线蛭体长6一g厘米,最宽处8—11毫米。背面略凸,腹面平。体的前端尖细,后端钝圆。头端的背面有5对眼。口在头端腹面,有颚齿。体由107个环构成,各个环的宽度略相等。雌雄同体,生殖孔在环的中央,雌的生殖孔在后,雄的生殖孔在前。肛门口在最末两环的背面。后吸盘大,吸附力强,前吸盘不显著。体背面暗绿色,有5条黄黑色的斑点组成的纵线。腹面浅黄色,有许多不规则的深绿色斑点。两侧缘淡黄色。

尖细金线蛭与宽体金线蛭相似,只是它体长2.5—3.8厘米、宽6—7毫米,背面茶褐色,有黑褐色斑点构成的5条纵纹,颚齿不发达。

(二)生活习性

木蛭生活在水田、河沟和溪流中。冬季蛰伏土中,春暖时开始活动,对气候变化敏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的幼体和泥面的腐殖质。耐饥力特别强。6—9月是产卵期。

水蛭的养殖技术

1、养殖方式

水蛭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精养和粗养,在粗养的时候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来进行饲养,首先需要追的就是养殖场地的选择,要选择没有被污染过的田地、小溪、河流等进行养殖,其次就是要考虑养殖场地的水温、水位以及浮游生物等,还有就是要远离需要大量喷洒农药的种植地。而精养需要注意的就是养殖的密度要合理,并且要在养殖场地中栽种一些浮萍或水生植物等,这样既可以净化水质,又可以提供部分水蛭所需的食物。

2、水质管理

水蛭对水质的要求其实没有过多的要求,因为它原本就是一种野生的动物,所以它的生命力是极其顽强的,据说将它看成好几节之后它还能继续存活,而粗养型的水蛭养殖我们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周围的环境的污染对养殖地的影响,以及在养殖地只能使用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病虫害。而精养模式主要是要合理的进行换水,通常是每隔十二到十五天左右换一次水为宜,保持养殖场地水的透明度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即可。

3、日常管理

在每次喂食之后需要及时的将养殖场地的食物残渣给捞出来,以免食物发臭,造成水质污染,同时在平时的管理中根据季节和温度的变化来适当的调节养殖场的水位,这样更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其次就是需要不定期的将水蛭的粪便等捞出,不然等到发酵腐烂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气和其他的有毒气体,最终导致水蛭中毒而亡。

4、防止逃跑

水蛭它是一种特别爱逃跑的生物,尽管非常容易饲养,但是并不是特别好管理,所以在养殖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就是防止水蛭逃跑,那么在养殖之前就需要在养殖场中铺好防止逃跑的道具,在养殖场中修建防逃墙,并且将将的表面弄得比较粗糙,这样那个起到很好的防逃效果。

关于宽体水蛭养殖技术和宽体水蛭饲料配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标签: 宽体水蛭图片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拥有图片、文字所有权,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若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邮件至3132238508#qq.com(#改为@)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转载本文注明出处:http://www.junongyuan.com/jiaqin/14880.html

上一篇:适合家养犬(小型宠物犬)

下一篇:小猪家养(在家养小猪)

家禽养殖本月排行

家禽养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