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农园 - 聚农业知识,为三农服务

养殖对虾成活率(养殖对虾的周期)

时间:2023-05-25 06:33:09编辑:聚农园来源:养殖知识当前位置:首页>>家禽养殖

我们是一个专业的养殖对虾成活率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养殖对虾成活率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养殖对虾成活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养殖对虾成活率(养殖对虾的周期)

怎样放养虾苗成活率高?

虾苗放养包括向暂养池放苗及直接向养成池放苗。放苗是养好虾的第一关,处理不好会降低虾苗成活率,甚至全部死亡,影响养成效果。因此,虾苗放养是对虾养殖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生产技术环节。为了提高虾苗成活率,虾苗放养时要具备以下条件:

(1)虾池水环境养成池水深达40~70厘米,水质肥活,水色正常,以绿藻、硅藻、金藻为优势藻相形成的绿色、黄绿色或褐绿色,透明度为30~40厘米,且不含纤毛虫、裸甲藻等有害生物。无丝状藻类和沟藻等过量繁殖。虾池水温与育苗池原水温尽量一致,温差一般不超过8℃,且水温应保持在虾苗生活适温范围以内,如中国对虾以14℃以上、日本对虾以16℃以上、斑节对虾以20℃以上为宜。虾池盐度应适于虾苗生存和生长,且虾池与虾苗盐度值之差上下不得超过5,若超出范围,应进行驯化处理。池水pH应在7.8~8.7之间,超过此范围应以换水方法解决,或以石灰等pH调节剂调节。

(2)天气条件气温适宜,无寒流,无大雨,无大风。另外,虾苗放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虾苗运回后,应仔细观察运输中的成活情况和虾苗的质量、数量,有条件的,可进行重新计数入池。可先将虾苗(小苗)放入网目为1~2毫米的网箱内,经4~5小时适应后,重新计数入池。

②虾苗运回后,应立刻打开帆布桶或尼龙带,倒入部分新鲜池水,以避免运输中氧气的消耗而死亡。一面将容器放入虾池内,使温度和水质环境得以过渡后,适时将虾苗倒入虾池或池中的网箱内。

③注意应在池的上风头,清水处倒苗,以减少损失。

④放苗的同时最好以相同的密度放50~100尾虾苗于池内的网箱(吃水要深)中,投饵养殖3~5天,跟踪观察其成活情况,以进一步评判虾苗质量,以此推测虾池内虾苗的成活率。

⑤同一虾池虾苗一次放足,避免多次补苗。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自然资源》

养殖一亩对虾一年能赚多少钱?

养殖一亩虾,一般都能赚个一万至两万左右,不过这个是在养殖的好的情况下。当然也有一些人的养殖技术掌握的不到位,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等原因,出现不赚钱的情况也是有的。

按亩投放80公斤种虾为例,其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1、亩投放量:80公斤/亩×60只/公斤=4800只/亩;亩雌雄比:按自然雌雄比例一般雌性多于雄性HR1:1比例。

2、成活率:一般虾种运输成活率95%,饲养成活率80%。

3、怀卵量:每次每只雌虾的200-600粒,自然受精率为80%,孵化率40%,自然环境下成活率仅10%,年怀卵产卵次数为2-3次,依不同区域自然气温不同而改变。

4、商品虾重:常见个体重量一般为50-100g,取最小值计算,则亩产量为400公斤左右。(亩雌虾只数)(年产卵最低次数)(年最低怀卵量)(自然最低成活率)(个体最低重量)以上产量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若模拟生态环境条件好,饵料充足,单位产量将逐步提高。试验结果最低产量为300kg/亩,最高产量为500kg/亩,但并不排除自然灾 害和人为操作失当对亩产量的影响。

对虾养殖成本与利润

虾养殖利润非常可观。每亩投放种虾120斤左右,每环滚动式的繁殖饲养方式,每年亩产量可达3000斤左右,一次性投放虾种,3-5年内不再购种投放,而且子系代不退化,不变异,亩产量长期保持不变。

现以每亩投放120斤种虾为基数概算,每亩年产仔的母虾只数为:投放量120斤/亩×20只/斤=2400只/亩

1140只/亩×200只/次×2次/年=456000只/亩·年种虾从产卵到长成幼虾过程中的成活率为8%至30%,按最低8%计算,则年产成虾总数为:456000只/年×8%=36480只/亩·年

产卵2-3个月即可上市,每只成虾体重长到50克(约10只/斤),每亩年产总量为:36480只/亩·年÷12只/斤=3040斤/亩·年

则每亩年毛利为:3040斤×8元/斤=24320元/亩,净利润=毛利24320元-购种成本(120斤×48元)5760元=18560元/亩

扩展资料

注意

虾的池塘无需太大,一般5-10亩即可,太大或太小都存在养殖缺陷。蓄水高度保持在1—1.5米之间,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需要随时可调控;必须清除池底淤泥,陈年的淤泥一般都含有较高的氨氮和亚硝酸氮,对鱼虾生长有害,再者淤泥太厚也不利于劳作。

必须有充足稳定的水源,池塘不能漏水,同时要考虑进排水的方便。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池塘内一定不要存在缺氧现象,根据池塘大小密度,与增氧机相比增氧片 是一个很不错的供氧方法。

如何估算虾塘中对虾的成活率?

(1)在放苗时采用网箱放养法

投苗时按该塘平均密度投苗于网箱中,进行定期抽查计数。如果没有敌害,一般该池虾的成活率比网箱的成活率高10%左右。(2)用旋网进行取样抽查

在池中不同点多次抽样,得出单位面积尾数,然后乘以池塘面积,再乘逃逸系数,来确定虾池中对虾的数量。逃逸系数一般为:水深1.2米以下取1.3,水深1.3~1.5米时取1.5。然后,按水深每增加10厘米可增加0.1计。

如何提高南美白对虾土塘养殖成功率

利用每年休养期(阳历10月至次年3月),进行适当的清淤及晒塘,可以较好的氧化底泥,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优化土壤氧库和养库,从而提高池塘的缓冲能力,减少因长期养殖而导致的底质恶化及毒素积累;预留蓄水池或打井,可以较好的切断养殖过程中的外源病害的传播;使用水泥护坡、铺膜的方法,来解决池塘漏水,以提高池塘的保水能力。

增氧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养殖产量、对虾生长速度及养殖成本(饵料系数)。当池塘的增氧能力为0.5kW/亩,对虾养殖到200斤/亩左右时较容易出问题;当池塘的增氧能力为1kW/亩,对虾养殖到600斤/亩左右时较容易出问题;当池塘的增氧能力为1.5kW/亩,对虾养殖到900斤/亩左右时较容易出问题。因此增氧决定产量,产量的设计,应根据增氧能力的配备而定,切勿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追求高产。

苗种来源及标粗技术的不同,会导致虾苗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要选择技术手段高及管理标准好的苗种厂家非常关键。主要在于:高标准的水质处理;不用抗生素及高温育苗;天然饵料培养;全程病毒、弧菌监测;应激试验合格;变异系数低等。

放苗密度过高,因受条件的限制(水源、增氧能力、管理能力等),使对虾生长速度减慢,养殖后期因长期供氧不足,导致饵料系数高及泛塘的风险加大;放苗密度过低,则产量低,养殖利润减小甚至亏损。因此,根据当地养殖情况分析,以养殖利润为导向,建议放苗密度为3-3.5万尾/亩。按照80%的成活率,养殖70天,达30头/斤的规格计算,亩产可达到800-900斤.。

自放苗第二天开始,投喂10万苗/斤饲料,一日两餐,每日增加投饵量的10%。此种投料技术,具备以下优势:养殖时间短、生长速度快(正常40天可达60头左右/斤的规格);如有蓄水池或井水供给,产量会进一步提升;风险低。但是,此技术必须与相应的增氧能力匹配,否则对虾生长速度会大打折扣。

养殖前期影响对虾成活率最大的“元凶”是因溶氧过饱和导致的气泡病;养殖后期因增氧能力不足而导致本该养殖较大规格对虾的土塘无奈抓虾。基于这两点,就能得出前期防气泡病、后期防缺氧的养殖的关键。

那么如何操作呢?首先在前期(40天之前)要培养以硅藻为主的黄色水体(微微带点浑),这样的水体pH值不易升高,同时非常稳定。可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及长效碳源(“利苗多”、“稳水多”),能有效控制小藻类、蓝藻的大量繁殖。其次是在后期要培养以绿藻为主的绿色水体。关键在于:

1、提酸碱度。少量多次使用生石灰,提高水体pH值,降低亚硝酸盐毒性。同时中和弱酸环境,减少嗜酸性有害菌的数量,从而预防黄鳃的发生。另外弱碱性水体可以稳定水环境,促进藻类生长,有利于肥水。

2、适当使用磷肥,来降低N:P比值,加快含氮水体代谢,抑制氨氮、亚硝酸盐的升高。同时磷肥可压底,对防止水体变浑有一定的效果。另外磷肥中的磷和钙可以预防对虾软壳。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后期养殖池塘因不良藻类或水质恶化而导致的慢性中毒、长期低氧甚至缺氧情况。

如何计算对虾成活率

对虾成活率计算方法:

1、料肉比法:料肉比就是对虾吃多少斤虾料涨多少斤虾,一般对虾料肉比为1:1(1斤虾料涨1斤虾),有些饲料公司的料肉比可达0.8:1(0.8斤料涨1斤虾)或1.2:1。姑且算1:1吧。您对虾从虾苗虾塘时开始投料,养殖到什么时间为止,吃了多少斤料有多少对虾,然后称量一斤对虾有多少个头(只),除以对虾放苗数量,可以得出您的对虾成活率,同时也知道了您虾塘的对虾产量;

2、面积折算法:用一个手网,抛洒到虾塘,估算抛洒面积,然后将网住的对虾个头数清楚,称量重量,然后除以您对虾养殖面积,就可以得出对虾成活率和对虾产量。比如我有一个2亩的虾塘,放苗量为14万尾,我用手网抛洒入虾塘,抛洒面积大约为8平方米,捕捞对虾100只,称重为2斤,那么我的虾塘现有对虾为2亩乘以667平方米,得出1334平方米养殖面积,然后用1334平方米乘以100只,得出2亩虾塘现有存活对虾133400只,然后133400只除以140000万尾虾苗,得出成活率为95.2857%,我的对虾总重量为133400只除以100只,再乘以2斤,得出2668斤。

第二种方法最实用、最直接,因为第一种方法在对虾偷死这个问题上面,有盲区,无法准确计算对虾成活率或产量,因为对虾在养殖过程无法避免的有损耗。

养殖对虾成活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希望您能够从我们的资源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在您的 {输入关键词务中获得成功。如果您需要更多的{输入关键词帮助或支持,或者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并尽最大努力为您提供最新、最全面的 {输入关键词资源和支持。祝您在{输入关键词事业上取得长足进展!



本文标签: 对虾养殖周期一般要多久?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拥有图片、文字所有权,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若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邮件至3132238508#qq.com(#改为@)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转载本文注明出处:http://www.junongyuan.com/jiaqin/12669.html

上一篇:宜兴养鹿场(宜阳养鹿场)

下一篇:淡水鱼类养殖(淡水鱼类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本月排行

家禽养殖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