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农园 - 聚农业知识,为三农服务

养殖土公鸡(养殖土公鸡怎么辨别好坏)

时间:2023-05-04 22:33:00编辑:聚农园来源:养殖知识当前位置:首页>>家禽养殖

我们是一个专业的养殖土公鸡资源网站,致力于为{输入关键词者}提供最新、最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无论您是一位有经验的养殖土公鸡专业人士,还是一位新手,我们都能为您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网站内容包括动物的饲养、营养管理、疾病控制、养殖土公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输入关键词业者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商业成功。

养殖土公鸡(养殖土公鸡怎么辨别好坏)

养10000只土鸡要多少成本盈利多少

养一只土公鸡按体重3.5斤算,大约需要成本20元,3000的规模其投入大约为6万元;若当地喜欢吃母鸡,养3000只母鸡,总投入在4万元左右。养殖土鸡要有比较宽阔的空地,养3000只大约需要5-10亩面积的空地。养殖土鸡最好配套种植一定面积的牧草,种植牧草最好是多种配合,比如采用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与甜高粱、墨西哥玉米进行配合种植,用其与五谷杂粮搭配喂鸡以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土鸡品质。第一章饲养场地及鸡舍第一节场地选择:专业化养鸡,养殖场地应离开公路与河流400米以上,远离人口集居区(村镇、工厂、学校、居民及其它畜禽场等),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有充足的无污染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养殖场地与外介应有明显的分界线,利于封闭饲养。宜选生态条件较好的果园、竹园、茶园、树林或人工草地作为放牧场地,保障鸡群充分觅食、活动方便。第二节鸡舍建设:根据经济状况与需要,既可建永久性鸡舍,也可建简易鸡舍。目前广大养殖户可以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建平养或层养鸡舍,科学饲养管理,以小投资,获大效益。养殖场地谢绝参观,养殖用具不准带出饲养区,注意场地卫生,定期(10-15天)或不定期消毒场地;水、料槽(桶)夏、秋季节三天,冬、春季节五天彻底清洗消毒一次。非生产人员严禁进入饲养区,生产人员入生产区时,要在消毒室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帽、鞋,洗手消毒后经消毒池方可入生产区,以保障鸡群健康。第二章孵化育雏第一节人工孵化:将经过选择、消毒的种蛋,投入已消毒备用的孵化器(或火炕)内,恒温度37-39℃、相对湿度65%,孵化第五天第一次照蛋,检出无精、死精蛋。第11-15天,再照一次蛋,检出死胎及第一次检漏的无精蛋。19天落盘,转入出雏机里,温度36.5-38.6℃,相对湿度70%,21天小鸡破壳而出,羽毛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淘汰残弱雏,正常雏鸡转入育雏室。第二节育雏育雏为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不仅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以后成年鸡的产蛋、产肉性能。人工育雏按雏鸡所占用的面积和空间,大致可分为平面育雏和立体育雏两大类。因此,养鸡要搞好育雏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好育雏季节:以春雏(3-5月)最好。春季气温适中,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便于雏鸡活动,鸡的体质好,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春雏开产早,第一个生物学产蛋年度时间长,产蛋多、蛋大,种用价值高。夏雏(6-8月)。夏季育雏保温容易,光照时间长,但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雏鸡易患病,成活率低。如饲养管理条件差,鸡生长发育受阻,体质差,当年不开产,产蛋持续期短,产蛋少。秋雏(9-11月)。外界条件较夏季好转,发育顺利,性成熟早,开产早,但成年体重和蛋重减少,产蛋时间短。冬雏(12月至翌年2月)。保温时间长,活动多在室内,缺乏充足的阳光和运动,发育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疾病较少,育雏率较高,由于育成时间长,饲养成本较高。2、育雏舍:准备好育雏舍,育雏舍要清洁卫生,消过毒,为进雏做好准备。同时准备好饲料、垫料(地面平养用,一般用糠麸、松毛、碎草)及药品、器具等。3、育雏(1)饮水、开食(先饮水后开食):水温在15—20℃,在雏鸡的初次饮水中,按每升水加葡萄糖50克和维生素G1克,然后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溶液(兑成淡红色即可)供雏鸡自由饮水一次。对长途运输雏鸡用5%葡萄糖及青霉素饮水,或同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饲喂。适时开食,雏鸡群有1/3左右有觅食表现时,即可开食。为了提高雏鸡消化率,1周后可在日粮中拌入少量的细砂(不超过1%),或用食盘另盛,任其自由采食。出壳后3-5天可在饮水中每次加入庆大霉素、青霉素各1000单位抗菌药物。(2)合适温度光照密度温度:一般育雏期间要求温度较高,为26-33℃,人雏后第一星期从33℃降到31℃,以后每个星期降温3℃,依次降温至室外常温即为脱温时间,一般夏季育雏脱温时间短,冬季长一些。育成鸡及成年鸡保暖温度相对较低,为15—20℃。湿度:一般相对湿度为:第一周60-70%,第二周55-60%,以后保持在45-55%,至放牧环境湿度。光照:1-5日龄24小时光照,强度为0.37m2有光源1瓦,第6日以后每平方米1瓦,第二周以后第平方米0.5瓦,脱温后放牧主要利用自然光照。密度:要控制在适宜密度内。平面育雏比较适宜的密度是,3日龄内每平方米饲养50只,10日龄内40只,20日龄内30只。脱温放牧,1亩果园或树林、竹园可牧100—300只。第三章饲养管理第一节脱温雏鸡的饲养管理雏鸡脱温后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较差。从育雏室移到新的场地饲养,首先必须注意保持一定温度(略低于育雏室1℃),室内饲养每平方米30只,全天分三次供给饲料及充足饮水。雏鸡30日龄后,天气晴朗时可放小鸡到室外活动,下午太阳落山前,关入鸡舍;到40日龄后可全天放牧。室外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5只,放牧每亩300只。30日龄前用小鸡料,30—40日龄用小鸡料与中鸡料混合饲喂,40日龄后喂中鸡料,若作后备种鸡培育,50日龄后开始喂育成鸡料,全期全天供清洁充足的饮水,每周在饮水中加预防药物三次,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第二节育成鸡的饲养管理2-5月龄鸡为育成鸡。这一饲养阶段蛋白、能量要求偏低,粗蛋白17%,消化能2900大卡/公斤。有放牧条件的养殖户,必须放牧与补饲相结合,没有放牧条件的除有一定面积的户外运动场外,要补给充足的青绿饲料。育成鸡每只日耗料0.075-0.1公斤,补青料0.06公斤,全天供给充足的饮水,每周喂1-2次预防药物;放牧的鸡早晨喂日耗料量的三分之一,下午归巢时再喂三分之二;作商品肉鸡饲养的,饲喂中鸡料,宜围栏饲养,补充青料,这样即能保持土鸡天然食品的美味与营养的全面,又减少不必要的饲料消耗,肉用商品鸡饲养时间不超过3.5月龄,最佳出栏体重1.5-1.75公斤,效益最好。放牧场地宜选择在果园、竹园、树林茶园或人工草地,亩放养150-300只,以500只一群为宜,放牧时严防天敌危害。作后备种鸡饲养的土鸡4.5月龄后公母分群饲养。第三节成鸡的饲养管理成鸡又可分为商品蛋鸡与种鸡两类。腾冲土鸡因年产蛋仅150枚左右,蛋重小,抱性强,一般不作商品蛋鸡饲养。种鸡的饲养方式与育成鸡差别不大,但饲料需含粗蛋白19%、消化能3000大卡/公斤,及适量的钙、磷,每天喂料两次,只日耗料0.1-0.11公斤。种鸡宜放牧饲养,以便增加运动量,提高种蛋品质。饲养种鸡公母比例1:8,每4只产蛋鸡有一个产蛋箱,种蛋要勤捡,当天消毒以备孵化之用。饲养种鸡全天供给饮水,每周喂预防药物一次,每一个产蛋年后,适时淘汰种鸡,以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第四节鸡免疫程序雏鸡自出壳开始,到淘汰出售整个过程必须按防免疫程序进行防疫,确保鸡的质量,以下免疫程序以供参考。鸡免疫程序日龄接种疫(菌)名称接种方式备注1日龄鸡马立克氏苗皮下注射出壳24小时内5日龄鸡新城疫Ⅱ系与传支双苗点眼或滴鼻12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弱毒苗饮水20日龄鸡痘疫苗夏雏剌种27日龄鸡新城疫Ⅱ系或Ⅲ系苗饮水加强免疫65日龄鸡新城疫Ⅰ系苗肌注90日龄禽霍乱菌苗肌注国产苗隔10天再注一次免疫程序一经确定,并经过检验可行后,不要随意更动。出售维鸡必须标明已接种疫苗名称、日龄、品种等,以备查验。第四章主要常见病防治第一节鸡新城疫鸡新城疫(亚洲鸡瘟)是鸡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年龄、季节、性别,均易感染发病,死亡率极高。可通过接触空气传播,在新疫区往往成急性流行,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拉稀、神经紊乱,传播快,死亡较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疫苗接种免疫,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封锁隔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本病的发生。第二节鸡白痢鸡白痢是常见的危害很大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多发生于二周龄以下雏鸡(病原体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治疗不及时,雏鸡死亡率高。特征:病雏嗜眠,食欲消失,胎毛蓬乱,躲在昏暗处,缩颈,眼半闭,翅膀下垂,呆立不动,白色下痢,往往在肛门周围粘结绒毛,干后结成硬块,堵塞肛门,病雏排便时,出尖叫声,成鸡感染呈隐性经过,仅生产性能下降,排白绿相间稀粪,病鸡成为带菌者。治疗:1、用0.06%痢特灵饮水,连用不超过三天,效果较好。2、用伟达欣饮水或病毒灭拌料。3、也可用庆大霉素每只10万单位饮水,连用2天,也可用氟呱酸、乐美仙0.1%饮水,土霉毒、四环毒、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拌料饲喂(按0.2%比例拌料)。4、用大蒜汁拌料饲喂,以作预防。大蒜捣碎加水10-20倍,每只鸡每次用0.5-1毫升,每天4次,连喂3天。5、马齿苋熬汤拌料第三节禽霍乱禽霍乱又称为家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是一种家禽类均能感染的急性败血性疾病。鸡、鸭最易感,鹅的感受性较差,呈地方性流行,在新疫区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本病多发生于二月龄以上的鸡。该病主要特征剧烈腹泻。症状:自然病潜伏期一般为2-9天,最急性霍乱,病鸡无明显病理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例为急性症状,主要表现精神不振,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弓背,离群呆立。体温高达43-44℃,食欲废绝,口渴喜饮水,冠髯黑色,呼吸加快,鼻腔分泌物增多。病鸡常有剧烈腹泻,排黄色或菜绿色稀粪,慢性病鸡下痢,食欲减退,消瘦死亡,个别病鸡可恢复后成为带菌者。治疗:1、成鸡每只次肌肉注射青霉素2-5单位,日三次。2、土霉素口服每只雏鸡日用量0.15-0.3克,连续7天。3、可选用磺胺噻唑(比例0.5-1%)、磺胺二甲基嘧啶(比例0.5%)瘟毒灭,天迪瘟宁等药物按比例拌料喂服治疗,磺胺类药物引水用比例为0.1%。第四节禽伤寒禽伤寒是由禽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鸭、火鸡及其它禽类。本病三周龄以上的鸡易感,常为散发性,一般发病多为急性,死亡率高低不一,病鸡恢复后成为带菌者,该病对鸡的生产性能影响较大。慢性病鸡、心胞积液,内脏表面有灰白色异物,脾、肾肿大。潜伏期一般为4-5天,病程3-10天。病鸡精神不振,呆立,眼半闭,羽毛松乱,头下垂,急性病例冠、髯呈暗红色;食欲消失,口喝,体温43-44℃,呼吸加快;腹泻,粪便黄色或黄综色,有时排出带血粪便,肛门附近羽毛沾有多量污粪。防治措施:1、氯霉素肌注,氯霉素片或痢特灵,呋喃西林按0.01-0.04%比例拌料饲喂,连喂7天。或用土霉素、磺胺类药物拌料喂。2、严禁从发病或带菌的鸡场进鸡。同时作好消毒与卫生工作,加强饲养管理。第五节家禽付伤寒本病是除鸡白痢和伤寒之外,由其它沙门氏杆菌属中的多种杆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主要侵害幼禽。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其特征为腹泄、结膜类和消瘦,可成批死亡。二周龄以内雏鸡,其潜伏期8-12小时,发病急促,病鸡下痢,少数病鸡呼吸困难,出现麻痹、抽搐等症状,病程1-4天,死亡率一般为10%,有时高达80%以上。2-3月龄的鸡常发生慢性副伤寒,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中带血,有时腹腔有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成鸡患此病,常不表现症状,肠道带菌达9-16个月。治疗:可选用氯霉素、强力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磺胺二甲基嘧啶或磺胺甲基嘧啶,按比例拌料饲喂,也可肌注。注意淘汰带菌鸡,搞好综合防治措施。第六节鸡传染性支气管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不分年龄、性别,所有的禽类都可发生,多为急性发生,死亡率较高。该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力极强的呼吸道疾病。临床特征:潜伏期2-5天,呼吸障碍,有罗音、咳嗽、流鼻液,精神沉郁,减食,昏睡眼半闭或全闭,羽毛松乱,翅下垂,鼻窦肿胀,从鼻中流出粘液,眼多泪,逐渐消瘦,雏鸡易感。防治措施:选用慢呼消、呼拉净、硫酸红霉素饮水,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肌注也可饮水,同时还可选用其它对呼吸道有效的药物治疗。近几年来用弱毒菌苗采取滴鼻、点眼、饮水、喷雾等方法进行预防接种有一定成效。一般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杜绝疫病传入,按规程搞好预防接种。第七节传染性喉气管类该病是由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以呼吸困难、气喘、咳嗽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变主要危害喉头和气管,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防治措施: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一般仅作对症治疗。平时应搞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加强饲养管理,作好疫苗接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第八节鸡球虫病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引起的一种鸡的常见原虫病,发病快,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80%,雏鸡自感染后5-7天内死亡。主要特征:急性型,多见于雏鸡,精神萎顿、羽毛逆立、头卷缩,食欲不振、喜饮水,贫血、消瘦,排血样粪便,死后肛门周围带血,镜检有虫卵。治疗:1、氯苯胍0.005%拌料,也可用抗球王、复方敌菌净等药物拌料治疗或饮水。同时雏鸡应网上养殖,减少感染。第九节鸡的其它肠道寄生虫饲养育成鸡或成鸡补充青绿饲料,放牧等,易感染一些肠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治疗:每1-2个月驱虫一次:可选用抗蠕敏、左旋咪唑或别丁等药物按介绍的剂量饲喂驱虫。

土公鸡养半年有多重

一、土鸡一般多少斤

1、成年土公鸡重量一般在2kg左右,母鸡一般在1.5kg左右,具体与土鸡的品种有关,如宜丰土鸡,成年公鸡约2-2.5kg重,成年母鸡重约1.5kg左右。当然,土鸡的体重也与养殖户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有关。

2、即使在食物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土鸡也会因自身品种限制体型的大小,体重达到生长的极限后,不会再增加。其体型一般小巧玲珑,外观清秀,胸腿肌健壮,头部较小,腿短脚细。

二、土鸡和饲料鸡的区别

1、鸡头鸡嘴区别

土鸡的鸡头小于饲料鸡,嘴呈鹰嘴形状,这是因为自主觅食所造成的;而饲料鸡往往会剪下喙勾,因此看起来给人一种比较温和的感觉。

2、鸡冠区别

土鸡的鸡冠较大,血色充实,颜色鲜艳;而饲料鸡的鸡冠较小,血色较为暗淡。

3、鸡爪区别

土鸡的脚爪细小尖长,爪子上有非常厚的角质层,由于经常抓东西,因此磨损比较严重;而饲料鸡往往是笼中饲养,脚爪比较肥厚,没有厚厚的角质层,爪子基本上没有磨损的痕迹,更多的是人为修饰。

4、鸡皮区别

土鸡的鸡皮颜色比饲料鸡要黄一些;而饲料鸡由于成长周期短,鸡皮上的毛孔要比土鸡大。

5、肉质区别

土鸡的肉质相对于饲料鸡更为紧实,而且富有弹性,肌纤维细密,吃起来有嚼劲,传统土鸡要想炖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饲料鸡的肉质较为松散,肌纤维粗,易断,短时间就能炖熟。为农民朋友提供的一个全面及时的农业信息,更好的关注农业相关信息,不少农民也搭上了“创业创新直通车”,实现脱贫增收。 一片绿水青山、一座木屋的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如何饲养大公鸡

公鸡是法国的国鸟,原因在于它那英勇,顽强,好斗,勤劳的性格。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公鸡的养殖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公鸡的养殖方法

公鸡就是鸡头,起到带领鸡群和播种的作用。有的公鸡性情凶悍,会袭击别的动物或人类。

交配时公鸡骑在母鸡背上用肛门对肛门进行受精。

虽然受过精的母鸡下出来的蛋可以孵化出小鸡,但并不代表鸡蛋就是两者的结晶,没受过孕的母鸡也会下蛋。

公鸡的饲管技术

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发挥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种蛋的受精率和农户养鸡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各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将提高肉用种公鸡配种潜力的几项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雏期:本期主要是培育出健康的种公雏。由于选种等因素的影响,种公雏开始会比母雏体型小一些,因此,在育雏期必须精心饲养,才能使其成活率得到保证,才不致影响以后的公母比例。

1.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这样不但育雏期能对种公鸡进行细致的管理,而且以后更能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

2.饲养管理方法与母雏相同: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在1~7日龄,把料通过料盘喂给,1周后使用料桶,其高度应当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进行调整。

3.正确断喙:断喙日龄一般控制在6~8日龄。需要注意:种公鸡的断喙一定要准确,切长切短都会严重影响到以后配种的抓鸡能力,从而严重影响其种用潜力的发挥。断喙的标准是,从鼻孔边缘到断处应为2毫米。断喙前后应当添加饲喂一些多维素,以减少应激。

4.提早限饲:为更好控制公鸡的体重,可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实践证明,这样不但减轻了应激,而且能良好地把公鸡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5.严把育雏期末的第一次选择关:在育雏期末,应当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腿、脚、脚趾挺直,背宽胸阔的公鸡留作种用。

公鸡的育成期

本期通过严格的饲养管理,使其建立良好的性反射。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限饲,使公鸡适时性成熟:

为使育成种公鸡在适当的周龄达到性成熟,除去遗传因素和日照影响外,必须采取限制饲养,使性成熟和体成熟一致。因此,育成期更应灵活运用限饲技术。如1~15周龄要严格控制体重,16周龄可放宽以下限饲程序,以防限饲过严而影响性成熟。

2.实施营养标准化:育成期公鸡使用饲料营养成分与母鸡相同,并在管理中密切注意饲养面积、饮水位置、采食位置是否充足。在此期,如果上述位置不足,将会增加公鸡在产蛋期的争斗性。

3.适时混群:一般情况下,种公鸡在19周龄即可达到比母鸡体重高出40%的标准,便可混群。但在混群前,应做好两项工作:(1)选择:选择的标准则与第一次选择基本相同。但应注意选出性别鉴别错误的鸡只。(2)修嘴:一般应在混群前1周时对育雏期剪嘴不精确的种公鸡修嘴,以保证配种时断喙鸡的准确度。混群时可将公鸡提前几天放入产蛋鸡舍,有助于公鸡适应环境,又可为公鸡多提供些光照机会。这样做可提高公鸡雄性霸道性格,有利于以后的配种。

公鸡的产蛋期

本期就是抓好种公鸡的质量。饲养人员在产蛋期一般只会注重对母鸡的饲养管理。殊不知,种公鸡在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也尤为重要,只有配备良好的种公鸡,才能更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整个鸡场的养鸡生产效益。

1.公母比例要适宜:在养鸡实际生产上,一般公母适宜的比例为1:10,实践证明,此比例不仅能减少公鸡间的争斗,更能使地面散养的鸡只受精率保持在93%左右,采用2/3棚架饲养的受精率也在90%左右。

2.科学配制日粮:产蛋期因管理目标不同,公母鸡应当喂给营养成分不相同的日粮。应适当降低公鸡日粮蛋白质含量(12%~13%),并在公鸡料中适时定量补充一些多维素、矿物质(如每吨公鸡料中补充40~60克硫酸锌,200~250克硫酸锰,经实践证明对提高受精率效果明显)等,以满足公鸡的配种需要,以提高精子的活力和质量。

3.饲喂方法:产蛋期因公母鸡日粮成分不同,饲喂时应当采取公母分饲的方法:即母鸡使用自动喂料装置,配置限料板或限料网,以公鸡不能吃到料为准。公鸡则采用料桶给料。这种做法,可有效控制公鸡的体重,使其在后期基本达标,防止因鸡体过肥而引起受精能力下降。

4.防止脚趾损伤:如果采用棚架饲养,则棚条的间距不超过3厘米,否则会损坏公鸡的脚趾,影响受精力乃至淘汰。

5.及时做好淘汰:从公鸡群中淘汰所有鉴别错误、跛足、有生理缺陷的公鸡。

6.制定公鸡替换方案:产蛋期鸡群中公鸡的死亡及病弱淘汰,会使鸡群中的公母比例下降。因此,在鸡群40~46周龄时可按比例加入年轻的公鸡,以不同批次的公鸡实行替换。此法可显著提高鸡群后期的受精率。为避免不同批次间鸡只疾病的传播,应对替换的公鸡进行隔离饲养,新公鸡在天黑前一个小时放入,并均匀地分配在整个鸡舍。

公鸡的养鸡方法

土种鸡通常适合散养,除了可以在山地,果园内散养外,还可以在旱作农田散养。由于作物生长期较短,农田养鸡应养公鸡,养140-150天出栏,母鸡生长期在350天以上,不宜在农田散养。一般选择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的田地养鸡,要求地势较高,作物的生长期在90天以上。

进雏时间可以安排在玉米、高粱等作物播种前后1周左右。育雏方法与常规养鸡基本相同,只是应从雏鸡1周龄开始对鸡进行训练,在每次饲喂前吹口哨或敲击碗盆等建立条件反射,以便于以后放养管理。

雏鸡转群前,在农田地势高的一头建简易鸡棚,供鸡避雨和晚间栖息。棚高3米左右,棚内靠近两山墙和后墙处倾斜着放几个栖架,架高1.5-2米,一般3-4层,宽度依鸡舍大小而定。始先小规模半圈式散养。在鸡舍周围用网围出一块场地,让鸡在场内自由活动,适当提供一些青绿饲料。同时要训练鸡上栖架,夜晚两人合作,一人打手电筒照着鸡群,另一人双手抓鸡,将鸡逐只放到栖架上。一周后,鸡便会自己上栖架了。此时鸡对外界环境已经逐步适应,可以将围网去掉,让鸡到农田中自由活动,采食,每天晚上补饲精料。放鸡入田时要求作物有一定的高度(50厘米以上),以免对作物造成大的损害。

农田养鸡密度不能高,每亩地不超过150只。遇暴风雨及时吹口哨或敲盆将鸡群唤回。鸡在受雨淋、水淹之后常发生扎堆现象,要及时赶开,防止一些鸡被压死。在炎热多雨季节注意防暑,可以在补饲的精料中加抗应激药物。到秋后鸡痘多发季节,注意预防鸡痘,防止鸡长痘影响售价。

土鸡的饲养方法_土鸡养殖的方法

饲养 土鸡是一门技术活,所以我们在饲养土鸡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土鸡是怎么饲养的呢?因此我特别整理了一些土鸡的饲养 方法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土鸡的饲养方法

1品种选用:土鸡养殖品种一般选择地方鸡种,一是地方鸡种生长速度较慢,二是地方鸡种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好。也可以选择育种机构培育的优质型慢速品种。

2鸡场选址:选择在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足卫生、排水和供电方便的地方,且有适宜放养的林带、果园、草场、荒山荒坡或 其它 经济林地,满足卫生防疫要求。

3鸡场布局:布局应科学、合理、实用,并根据地形、地势和风向确定房舍和设施的相对位置;设防疫隔离带,严格执行生产区和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同时育雏舍与放养区分开,脏道与净道严格分开不能有交叉。

.4鸡舍准备:土鸡养殖需要建设育雏舍和放养鸡舍,如果购买的是脱温鸡,则只需建设放养鸡舍,放养鸡舍要求防暑保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布列均匀,便于卫生防疫。

5配套设施设备、材料准备:进鸡前,准备饮水器、料盘、兽药、疫苗和饲料,同时对鸡舍及物品的清洗及消毒,对6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期为1-30日龄,育雏环节至关重要,特别注意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把握好这四大因素,雏鸡质量好,后期不易生病。育雏期推荐全程使用全价配合饲料。

7放养期饲养管理:土鸡放养时间应在4周龄之后,放养时白天气温不能低于l5℃,气温低的季节,40日龄-50日龄开始放养。饲料采用全价料和玉米等杂粮混合供给,这个阶段主要注意诱虫、灭鼠、饮水,同时严防中毒。

8适时出栏:注意土鸡不是养得越久越好吃,当然也不是养得越久越划算,一般是120-150日龄出栏。如果市场行情

饲养土鸡的注意事项

土鸡不可规模化养殖,因为价格太贵,市场容量小。

土鸡只适合做肉鸡使用,作为蛋鸡料蛋比太高,不划算,况且土鸡蛋和笼养鸡单营养价值没有区别。

放养密度不要太大,根据我们推算,一亩地每批放养不要超过80只,否则对生态的破坏大,且容易生病。

土鸡饲养的饲料问题

随着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在草鸡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青粗饲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在添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根据草鸡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饲养方法。小鸡以精料开食,从其4日龄开始可在其精料中加入20%左右切碎的青菜。由于其食道容量小,应少喂勤添,使小鸡对食物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为其脱温后在牧地自觅青草类食物打下基础。草鸡36~80日龄时,有条件的可采取放牧饲养,放牧期间注意早、晚给草鸡补充全价配合料。如没有条件放养的鸡群,可在其日粮中以1∶1的比例添加青粗饲料。饲喂方法是先给鸡群喂单一的全价料,1小时后再在料桶中放等量的青粗饲料,让鸡群自由采食。草鸡出栏前15天可适当减少青粗饲料的喂量,以利于缩短育肥期,提高日增重。

第二,利用青粗饲料要多样搭配,保证品质。任何一种青粗饲料都不具有全面的营养价值,如果多样搭配,则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率,同时降低饲料成本。如豆科饲料与禾本科饲料搭配、水生饲料与甘薯藤粉或面粉搭配,但切忌秸秆粉与秕壳、稻壳、统糠搭配。

第三,注意青粗饲料的加工与调制。青粗饲料最好切碎、打浆后与精饲料混合饲喂,如果其堆放时间过久或经过焖煮,可致使草鸡亚硝酸盐中毒甚至死亡。粗饲料如甘薯藤、苦藤、花生藤、苜蓿、香槟草收割后要立即晒干,并尽量保持其完整性,可将其青贮或加工成干粉,需要时取出与精料混匀使用。

土鸡养殖多少天可以出栏?

要看你的饲养方法。如果是散养(放养),不饲喂任何粮食和饲料,品质是最好的,但是大约需要一年才能出栏;如果是饲喂粮食散养,大约需要半年可以出栏;如果是喂饲料散养,大约需要5个月出栏,如果是喂饲料圈养,大约需要3个月就可以出栏,这个品质是最差的。

养土鸡要注意那几点。

1、先脱温后散养

由于刚出壳土鸡苗并无散养生存能力,且机体抵抗力较低对环境要求较高,一定要先进行脱温方可进行散养。

其次做好精心的饲养管理。并无太高技术要求,但就是辛苦,特别在前几天根本睡不了觉。同时需要留意采食量、饮水量、精神、呼吸、粪便等有无异常,以便做出调整与治疗。

2、防疫保健必须要做

不要以为土鸡不生病,当养殖数量多或养殖环境差的情况下,发病并不比养殖场内的鸡少。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下,制定相关免疫程序以及饲喂一些预防性的药物。

3、适当补料

单靠散养打野并不能满足土鸡生长对营养的需要,特别在养殖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养鸡户应适当给土鸡补喂一些饲料或粮食。要想让土鸡长得快可补喂一些全价饲料,要想最大程度提高土鸡肉质可补喂一些五谷杂粮。

4、防止啄癖

散养土鸡易发生啄癖,特别是散养土公鸡。首先需要保证土鸡生长所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下合理添加豆粕和预混料;其次可以给土鸡进行断喙,不过散养的情况下土鸡需要打野,并不可断的过短;最后可以给土鸡带眼镜,由于不能看到前方只能看到两边,便可大大减少啄癖。

5、土鸡群中放几只大鹅

散养土鸡群经常会出现丢鸡问题,可能是被人偷走,也可能被被黄鼠狼、老鼠等其他动物偷吃。养鸡户并不可能时时看着,有时看也不一定能看住。在土鸡群中放入几只大鹅,这个问题便可轻松解决。

关于养殖土公鸡和养殖土公鸡怎么辨别好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标签: 散养的土公鸡怎样辨识
免责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贡献,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站不拥有图片、文字所有权,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若发现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邮件至3132238508#qq.com(#改为@)举报,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转载本文注明出处:http://www.junongyuan.com/jiaqin/11440.html

上一篇:冬天养鸭子(冬天养鸭子注意什么)

下一篇:井水能养牛蛙吗(井水能养鱼吗?)

家禽养殖本月排行

家禽养殖精选